“休息權”寫入民法典有利權利保護
2019-04-24 09:11:08?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2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時,部分委員建議,“休息權”應寫入民法典人格權編。委員李鉞鋒表示,人格權編草案第2章為“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作了規定,建議在此基礎上增加“休息權”,修改為“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和休息權”。(4月22日 新京報) 英國有句諺語:健全的身體比皇冠更有價值。我們也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憲法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國家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規定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休息權作為一項法定權利,理應受到尊重和保護,得到執行與落實。但在實際中,職工的休息權并未得到有效的保障,“五加二”“白加黑”和“晴加雨”成為一些行業常態,根據武漢科技大學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智勇及其團隊在2018年11月發布的“關于職場行為與疲勞狀況”調查報告,目前,超過八成的勞動者承受一般或更高的精神壓力和身體壓力,處于過勞狀態。 時下網上熱熱議的“996”工作方式,再次引發了公眾對休息權的關注。一些知名企業家關于支持加班說法,也引起了輿論的激烈討論,足見外界對休息權的極大關注,以及公眾基于現狀的焦慮與期盼。必要的加班當然沒有錯,但應當分清自愿與強制之間的關系,“996”不應成為一種工作方式,更不能成為企業文化。以“幸福都是創造出來的”正向價值,作為犧牲員工的休息權的理由,極容易混淆是非,顛倒邏輯關系。休息與否應由勞動者自己來決定,任何以工作任務附加或者考核引導的做法,都是對這一權利的粗暴干涉與踐踏。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也有放棄休息的自由,這種自由度不應受到外界的左右和干擾。 現實中,“帶病堅持工作”、“輕傷不下火線”、“革命加拼命,工作不要命”加班和透支,被作為一種價值標準被倡導,人為的忽視了對休息權的尊重與保護,以至于有些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強制其休息時,在情感上一時還無法接受。正在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勞動法》實施多年后,休息權的保護現狀依然差強人意。在此語境下,民法作為規定并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間、法人間及公民與法人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民法典的編纂過程中列入休息權,并與“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一樣作為人格權的重要構成,體現了對這權利的高度重視,并有利于這一權利真正得到落實。相反,若在如此重要的一部法律體系中,居然沒有休息權的實質規定,顯然不符合其的功能定位與作用發揮。 沒有休息權,就沒有健康權、身體權和生命權,這是一種互為因果的邏輯關系。自然,也只有讓休息權獲得了保障,則至高無上的生命權才不會成為空中樓閣。“休息權”寫入民法典人格權編,這一邏輯關系才會更加完整。同時,有了法律層面的要求,一方面可以形成更大的社會共識與群體基礎,有更為廣泛的輿論導向與價值引領,最終形成強大的社會自覺性,不斷提高社會監督的效力;另一方面,有了法律層面的保障,對于權利的保護與義務的約束,可以形成雙向促進效應。勞動者可用法律為武器更好的保護自己,而用工單位也會因為侵犯權利而付出代價。最終,法律兜底和法治支撐下的休息權,最終才會成為一種企業文化,一種社會風尚。(堂吉偉德) |
相關閱讀:
- [ 04-18]治理“996”工作制要靠什么
- [ 04-18]“996”工作制有違道德規范? 規范治理需要靠什么
- [ 04-18]中國約84家互聯網公司實行996 專家:涉嫌違反勞動法
- [ 04-17]“996”工作制遭懟有因 勞動力供需格局已經變了
- [ 04-17]辛識平:奮斗應提倡,996當退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