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說》系列評論:政論節目成“網紅”并非偶然
2017-07-05 17:10:55?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一檔新的電視節目要成功引起觀眾的注意,吸引觀眾的眼球,并不容易。作為東南衛視2016年11份才正式播出的一檔電視政論節目,《中國正在說》從眾多的同時段節目中脫穎而出,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俘獲了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心,成為一檔在網絡上引發廣泛討論的“網紅節目”,并非偶然。 《中國正在說》采用電視公開課的形式,以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引領社會思想發展,同時緊跟時代、放眼全球,傳承理念與信仰,再筑光榮與夢想。換句話說,這是一檔正能量十足,正能量滿滿的政論節目,按理說可能不會引起年輕觀眾群體的興趣。但是這種判斷,顯然過于經驗化了,只要形式恰當、制作用心、貼近現實,一檔正能量節目,也完全可以征服年輕觀眾的心,成為他們的“心頭好”。 先從節目的內容來看,政論節目,給人的印象往往是比較高端,但是也比較刻板,枯燥,但是《中國正在說》卻成功擺脫了這一窠臼,即便同樣是對國家發展的道路、模式、政策進行高屋建瓴的討論,但是討論的角度,發言的視角卻非常接地氣,非常平民化,能夠讓觀眾感受到這些看似高大上的國家大事,其實與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關系到民眾對于國家的制度認同和價值認知,最終做到了有高度也接地氣。而節目的互動環節設置了許多既現實又尖銳的問題,由觀眾提問,嘉賓作答,在第一時間解答觀眾內心的疑問,得到了觀眾們的高度認可。 一檔成功的電視節目離不開一位或多位優秀的,和節目氣質、內涵、價值取向相一致的主持人。《中國正在說》的兩位主持人鄭若麟和吳學蘭正是如此。鄭若麟是文匯報高級記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中宣部國際評論員培訓班講師。任文匯報常駐巴黎和歐洲記者超過二十年。吳學蘭是新華社高級編輯,《參考消息》時政新聞室主任,曾任新華社駐莫斯科記者。他們的學識、經歷、見解,讓他們能夠與節目所請來的高端嘉賓站在一個相同的水平上進行思想的碰撞與交流,最終碰撞出觀眾想看到的內容。 參加節目的嘉賓是在中國社會各相關領域的精英人士或杰出代表,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或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們的人生經歷和職業生涯讓演講感性與理性并存,出色的人格魅力及其掌握的大量案例、數據使演講具備足夠的說服力和影響力,也為節目的可看性和權威性提供了保證。張維為、王義桅、溫鐵軍、羅援、王夢恕……這一個個名字的背后,代表的就是權威,這樣的節目,它所能起到的作用絕對不僅僅是打發幾十分鐘的時間,而是真正地幫助觀眾答疑解惑,啟迪民智。 《中國正在說》,我們不妨認真聽一聽,這要比關心那些明星八卦更有價值和意義。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