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離校”政策落地 須打破慣性思維
2017-03-28 16:46:0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2017年新年過后,朋友圈中“彈性離校”成了一個熱詞。所謂“彈性離校”就是學校在放學后為學生提供延時照顧服務,以此緩解“放學早、下班晚”的接送難題。(3月28日《海西晨報》) “彈性離校”話題日益升溫,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眾尤其是廣大學生家長們對紓緩孩子“接送難”焦慮的期盼。長期以來,孩子放學早而自己下班晚一直是家長們頭疼的難題,南京、西安等地“彈性離校”的試行讓大家看到了魚與熊掌可以兼得的希望。 然而,說易行難。“彈性離校”政策的落地,離不開大量的數據調查分析,更離不開師資、場地、設施、費用投入等保障性措施的支撐,而這些僅憑學校的一己之力和家長的滿腔熱忱是無法解決的。想讓“彈性離校”政策落地開花,必須摒棄傳統的慣性思維。 首先,推行“彈性離校”政策要運用發散思維。作為現行教育體系模式的創新之舉,“彈性離校”政策背后是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既需要各級政府強有力的引導扶持,又需要匯聚起學校、社區、社會教育機構和團體及志愿者組織等廣泛的社會力量,真正搭建起一個促進孩子健康成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智出智的教育附加平臺。如此,既換來家長的安心和孩子的開心,又充分發掘、延伸了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能,同時可能為社會教育和培訓機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如此多贏的結果,何樂而不為? 再者,推進“彈性離校”政策落地需要大膽嘗試的勇氣。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與其遠觀“彈性離校”的精彩綻放,不如俯下身子,一步一個腳印地為本地區“彈性離校”的政策落地揮灑汗水。眼下我省要做的就是放開手腳、積極嘗試,最終讓“彈性離校”在因地制宜的旋律下結出特色之花。 |
相關閱讀:
- [ 03-20]別讓“彈性離校”失聲
- [ 03-17]彈性離校,怎么“彈”是道難題
- [ 02-08]小學“彈性離校”需更多激勵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