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養老院”不能代替“?;丶铱纯础?
2016-12-21 17:57:0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隨著老齡化日趨嚴重,如何妥善解決養老問題,是各級政府和企業都在絞盡腦汁思考的課題,廈門市探索實行的“互聯網+養老”為解題又提供了一種新思路。通過這一平臺,將緊急救援、養老服務、購物盡孝等串聯起來,讓養老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借助網絡便捷實現,的確是一項非常有效率且具有長期發展前景的養老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互聯網+養老”雖然很便捷很有效,但只能作為養老的輔助手段,并不能以此替代子女上門盡孝。子女贍養老人這種代際贍養形式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本源屬性,應該是道德倫理的自覺行為。但現實是,別說“?;丶铱纯础?,很多年輕人甚至長年累月不回家看望父母,其中雖然有客觀因素存在,但主觀層面也有很大原因。 這種本應是道德約束的行為,最終竟然需要國家從立法層面來強制推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赐蛘邌柡蚶夏耆??!币簿鸵馕吨绻弧俺;丶铱纯础本蜁`法。為了鼓勵子女多看望老人,法律還同步規定:“國家建立健全家庭養老支持政策,為家庭成員照料老年人提供幫助?!辈簧俚胤匠雠_了相應的支持政策。 但事實上,法律的出臺并沒有顯著改善代際贍養越來越弱化的現狀,真正能做到“常回家看看”的人依然不多,父母也不忍心將自己的子女推上被告席。目前政府已經在著力分擔贍養老人的責任,將養老作為一項福利事業和民生工程,不斷增加投入,創新各項舉措,有效緩解了子女的贍養壓力。但親情的溫暖是政府行為無法替代的,子女理應常懷感念之心,多抽出時間回家看望陪伴老年人,畢竟能夠聆聽父母嘮叨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別總是指望靠政府、養老機構或者這樣那樣的服務軟件就全部兜攬了養老責任,別忘了你的行為,你的子女也正在看著。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