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 > 正文

臺風過后,莫讓謠言成為“次生災害”

2016-07-12 18:17:49??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據閩清縣公安局昨天通報,7月10日18時26分,網民“黃某某”在網絡上發布含有“閩清災后死亡500余人,失蹤110人”的信息。4分鐘后,他再次發布該信息,并在信息尾部加上“閩清縣救災指揮部”字樣。黃某某的行為已構成“散布謠言”違法行為,警方決定予以治安拘留10日的處罰。(7月12日《福州晚報》)

莫讓謠言成為天災的“次生災害”

我們不會忘記,“地震”謠言曾使成千上萬民眾露宿街頭,“詐彈”迫使飛機返航、“艾滋病人通過滴血食物傳播病毒”使得人心惶惶……虛擬世界的違法行為,從網上傳播到現實生活中,給公眾帶來的傷害并不虛擬。“制謠”“販謠”者或窮極無聊或蓄意挑起矛盾,是破壞網絡信息傳播正常秩序、損害社會公共環境的“害群之馬”,必須予以譴責并依法懲處。

網絡時代,謠言面前,我們要學會做一個智者。首先,公信和科學要成為制止謠言的利器。網絡時代,“風”速傳播,政府有關部門要與時俱進,準確對待輿情與民意,快速及時地做出反應,信息公開透明,開展正確的宣傳引導工作,應是遏制謠言蔓延的最佳途徑。

在對政府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之時,網民也要提升個體素養,明辨是非,理性思考,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在網絡發帖、跟帖、復制粘貼之間不要踩踏法律的紅線,是現代網民的基本要求。

臺風“尼伯特”雖已遠去,但當前洪災正在南方各省肆虐,防汛抗災形勢嚴峻,災情就是命令,莫讓謠言成為天災的次生災害,希望大家吸取網民“黃某某”等人的教訓,其他城市里不要再出現此類鬧劇,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早日打贏這場硬仗,盡快地安然地度過這場環境“危機”。[詳細]

網絡謠言不斷滋生,源于法律制度滯后

與我國互聯網迅猛發展、網民數量快速增加相比,法律、政策及管理并沒有相應跟上。比如,我國法律對何為散布虛假信息、何為虛假信息,散布虛假信息如何定罪等,尚沒有明確規定;這不僅不利于互聯網管理,而且不利于網民把握網上發表言論的尺度,導致“言論自由”越過了法律邊界。再看福建閩清這起案件,黃某某散布網絡謠言,造成惡劣影響,卻僅受到“治安拘留10日”的處罰,違法成本明顯偏低。

打擊網絡謠言,營造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是事關社會穩定大局的大事。這不僅需要網絡媒體的自律、網民的自警自省,更需要規范健全的法律法規。雖然我國目前已有網絡方面的立法,但網絡立法還存在不少缺陷,還遠遠不能適應實踐需要,所以,完善這方面的法律制度勢在必行。同時,政府要以信息真實為準則,及時對錯誤的網絡信息進行辟謠;要針對虛假的突發事件言論、焦點問題、熱點問題、敏感問題及時調查處理和發布更正信息,用正確的信息抵制謠言,讓廣大群眾即刻明白事件真相;加大網絡監管力度,凈化網絡環境秩序,推行網絡實名制,規范對網絡服務提供者的監督和管理,嚴懲網絡管理者玩忽職守行為。[詳細]

面對謠言,公眾應摒棄“看客心態”

當熱點事件被公眾關注,一旦缺乏權威公信的新聞披露,就可能會使公眾對謠言產生信任。于是,人與人之間的道聽途說,口口相傳的虛假傳聞,都會撩動人們的神經,甚至左右人們的認知。當謠言蔓延開來,當人人都成為謠言的“二傳手”,就會產生“劣幣驅除良幣”的效應,謠言也就會大行其道。

監督執法部門的打擊,能夠對遏制謠言傳播產生積極的效果。但是,依賴于監管執法部門的執法,具有滯后性的隱憂,無法產生隔離墻的效果,更缺乏前置性的功能設置。那么,若要避免謠言大肆傳播,關鍵還是有賴于每個公民摒棄看客心態,用自己的力量堵住謠言滋生傳播的渠道。除了約束和管理好自己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在于,公眾能夠理智清醒的面對謠言,做到不傳謠、不信謠。同時,對于虛假的謠言,更應該及時發現和制止,通過監督、舉報、投訴等手段,讓謠言無處遁形。

信息網絡化時代,人們的言論更加自由和寬泛,無疑給社會秩序帶來極大的挑戰。不妨從你我做起,摒棄看客心態,讓我們成為塑造網絡良性秩序的參與者。由此,謠言自然會止于智者,社會秩序也會變得更加合法規范。[詳細]

更多觀點

打擊造謠傳謠者,功夫要下在平時

因造謠傳謠而受到處罰者,為數不少,但只要心細一些,不難發現,這些受到處罰者,大都是在災難事件之后,或者對警方的工作造成嚴重干擾時,而平時造謠傳謠者,對普通人造成傷害的,卻大都逍遙法外,并未受到法律的懲戒。在非常時期,加大對造謠傳謠者的打擊,確實必要。但功夫下在平時,才能徹底遏止造謠傳謠者的慣性思維,也才能讓公眾感受到造謠傳謠是一種違法行為。(關育兵)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五月 | 欧美伊久线香蕉观新在线 | 在线日韩亚洲电影aⅴ | 亚洲国产l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 在线人成视频播放午夜福利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