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業集體謀轉型須步步小心
2015-12-22 16:12:3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在經歷了PE、VC、上市公司等各路資本的大量涌入之后,網貸行業迎來了爆發期,而潛藏在行業之中的弊端也逐漸顯現。今年以來,部分網貸平臺開始逐漸走向弱化甚至“去P2P化”的轉型之路。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在這些開始弱化P2P業務的網貸平臺中,一類逐漸走向“平臺化”,另一類則走向“資管化”,還有一類在向“投行化”發展。(12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 近幾年來,中國網貸市場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歷史累計成交額已經高達1萬多億元,行業市場規模多達3400多家,為眾多投資人創造了大量的較高利率回報,同時也為眾多籌資方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解決了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但是,由于網貸業長期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產品缺乏創新,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而且風控漏洞較多,導致跑路、詐騙、提現困難等問題層出不窮,問題平臺在行業中的比重高達三分之—,致使投資人市場對P2P投資安全性產生了動搖,進而影響到P2P平臺通過迅速擴大投融資規模優勢盈利的目標。可以說,P2P如果不謀求轉型,必將陷入更加惡化的生存環境。 如今,網貸業集體謀求轉型,向平臺化、資管化和投行化等互聯網金融市場新領域發展,其實是任何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都會經歷的一個市場不斷細分的重要過程。筆者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網貸平臺的成功轉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產品研發水平將會越來越高,理財產品必將越來越豐富,從而更好地滿足投資人需求,使網貸業走上穩健盈利之路,進而推動中國金融市場走向繁榮。 但是,網貸行業集體轉型并非易事,由于金融行業與生俱來的高風險屬性,網貸業不管投行化,還是資管化,亦或轉型為其它財富管理模式,其經營的內容仍然是貨幣和信用,高風險將始終存在,比如宏觀金融政策的調整、新產品的研發、營銷模式的重新設計、風控機制的量身定制,等等,每個因素的變化都會帶來較大挑戰,網貸業經營者如果沒有做到步步小心,極可能陷入新一輪的經營陷阱,甚至引發新一輪的倒閉潮。 那么,網貸業應該如何才能更好地實現轉型走向成功呢?筆者認為,至少需要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審慎實施: 首先,有關部門要站在金融業宏觀戰略發展的高度,在加強市場管理的同時,建立起網貸業轉型指導機制,特別是權威的網貸行業信息發布機制,使網貸經營者能夠及時了解到目標市場的供需情況,盡量從源頭遏制網貸業一窩蜂式地涌向同一個細分金融領域,導致行業長期陷入惡性競爭,進而造成損害投資者權益的現象。 其次,網貸行業協會應當及時組織會員企業做好轉型調研,站在行業發展的角度,為會員企業轉型提供必要的參謀,在適當的時候,整合會員企業資源,使它們能夠通過優勢互補的模式實現集體轉型。 最后,網貸平臺在轉型過程中,要盡量結合自身擅長的領域,尋找投資理財市場存在的空白點,努力研發新產品,為投資人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比如重點從投資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三個方面,充分平衡目標客戶的理財需求,使投資人在安全性和流動性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獲取投資收益。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