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深圳市養老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征求意見稿)》在深圳市民政局官網上征集意見。意見稿中透露,深圳擬對與老人居住在一起的子女給予優惠政策,譬如從其工資中先扣除贍養費,那子女的工資需要扣稅的份額就會減少,實現“贍養費用的稅前扣除”。(12月9日《羊城晚報》) 老齡化社會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但客觀地說,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傳統養老觀念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實現養老的全面社會化還不現實,居家養老仍然會占主流。 本來,個稅起征點全國統一,不管家庭負擔多重都實行“一刀切”,是用冰冷機械的政策,掩蓋了一些負擔重的家庭在溫飽線上掙扎的事實。這部分人的工資并不高,但都與父母同住,上有老下有小,老人再長年生病吃藥,生活更加拮據,是最需要政策照顧,減免個稅的群體。隨著生活壓力的不斷加大,時間長了,可能讓他們更加不堪重負,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和社會問題,這一點也不容忽視。對與老人同住的子女從稅收等方面予以優惠照顧,既能夠切實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也是對社會公序良俗的一種肯定。 實際上,與父母同住減稅等措施在發達國家早有先例。比如德國,多代同堂的住宅模式就可減稅,貸款買房的利息也可以享受折扣。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韓國和日本更是如此,都從制度上鼓勵子女與老人同住,并在購房和稅收上享受優惠。因此,在這些國家,老人與子女的同住率非常高。 人是有感情的,再完善的社會化養老也難以解決老人對子女的感情需求。且不說現在社會養老的水平還非常不盡如人意,就算已經比較完善,也難以彌補血脈相連的親情。只要有條件、有能力,居家養老永遠是最符合人性的選擇。對此,國家政策層面的引導與支持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而“與老人同住減稅”的規定,無疑是一種良性的引領。以后,政府部門還應該出臺更多贍養老人的優惠措施,包括那些把農村里的老人接到城市里養老的家庭,都應該進行優惠,讓幾代同堂的大家庭獲得更多經濟上的支持,讓我們在人生暮年能得到更多親情上的慰藉。這樣做,既符合傳統文化,又符合我國客觀實際,在國際上也有成功的經驗可循。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一句話曾讓太多的人淚奔。但生活壓力的現實,又使得無數人面對老人的贍養問題而束手無策。每個人都有父母,每個人也都有變老的時候,國家對居家養老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讓我們的每個人都能在親人的陪伴下漸漸老去,才會讓我們的生命擁有更多的尊嚴與幸福。 |
相關閱讀:
- [ 12-10]鼓勵“子女父母同住”與發展社會化養老并不矛盾
- [ 12-10]個稅優惠激勵家庭養老 制度善意考驗執行能力
- [ 12-01]拿什么喚醒年輕人的養老儲備意識
- [ 11-30]養老保險要降低年輕人的吃虧感
- [ 11-25]養老服務,均衡與投入一樣重要
- [ 11-24]“互助養老”應是公共養老的有益補充
- [ 11-23]用什么消解公眾“養老焦慮”
- [ 11-22]以醫養結合打通健康養老“最后一公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