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星培訓,不過是成長的“斷章”
2015-06-01 15:22:3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隨著明星親子節目的熱播,童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追捧,不少家長傾盡精力、物力、財力,試圖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童星。“造星熱”的背后反映了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普遍心理,但不容忽視的是,“造星”過程中一些負面因素影響孩子健康成長,以及不少“形式大過內容”的“童星加工廠”借機“宰割”家長。專家認為,孩子成長有其自身的規律,不可急功近利,否則容易適得其反。(5月31日新華網) 教育,永遠是家長們饒不開的話題。繁重的學業、激烈的競爭、出人頭地的期待,背負重望的孩子們似乎成了教育流水線上的生產品,技能過硬必會增加勝出的砝碼。培養藝術細胞,提升才藝技能,不過是家長們將孩子送進“童星培訓班”、“土豪幼兒園”的自我陶醉。換個說法,尋找成長成才的捷徑,才是點燃童星培訓班的星星之火。 可以看到的事實是,培養“童星”是個“燒錢”的買賣,動輒成千上萬的培訓費,苦了家長傷了錢財?!斑x角時有家長開出六位數價碼,希望讓孩子上戲。家長自費幾十萬給孩子出專輯。”表面看來是家長主動拋出橄欖枝,投懷送抱,實際上,傳媒的價值傳播、火爆的培訓市場、充滿誘惑的“明星”光環,傳遞的是“童星”培訓高吭的市場回響。 不過,必須正視 “童星”培訓市場多、雜、亂的現實問題,據官方去年的統計數據,僅在北京就存在上千家童星培訓學校,而這些所謂的童星培訓和經紀公司,質量卻參差不齊。凡是從事舞臺演員簽約、推廣、代理等經紀業務的,需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后,申請“經營演出及經紀業務”許可。媒體曾報道,在網絡搜索中輸入“北京童星培訓”,首頁出現的6家童星培訓和經紀公司,居然有3家查不到任何工商登記注冊信息。 扎堆的寶貝、走紅的萌娃,刺激家長們的神經,爭相將孩子送入“童星培訓班”,而相關公司的不規范經營埋下的是“童星夢”夢碎的隱患。不可否認,一些天資聰慧、勤學苦練的童星在長大后,依然活躍在公眾視野,但是,更多的是默默無聞地湮沒在茫茫人海中。出名要趁早遍看紛繁的培訓市場,更多是“制造”童星,說得上“培養”的少之又少。商業化的培訓指向很明確——利益,即使是“制造”了童星,家長們享受孩子成名的快感,培訓企業、經紀公司賺得是盆滿缽滿。 說童星培訓是孩子成長的“斷章”有兩層含義:其一,孩子的成長有其自然的生長規律,拔苗助長、遏制天性違背規律,“出名要趁早”語境下的兒童培養,多了淚水少了歡笑,多了蕪雜的學習少了年少的癡狂,成長的篇章被插了頁、斷了章。其二,有詩云“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贝笕藗兓忌稀俺晒n慮癥,孩子的成長路儼然成了家長成才夢的裝飾品,大人們不斷地將功利性的夢想移栽到孩子的土壤,儼然另一幅“斷章”的詩畫。 回歸理性,對孩子興趣挖掘,父母們不妨嘗試“放養”,聆聽孩子的想法,發現真實的興趣點,這樣的學習成長或許事半功倍。當然,糾正龐大無序的“童星”培訓市場,文化監管和執法部門當拿出扎實舉措,不論是知識補習培訓抑或才藝技能培訓,規范的市場才會孕育文明且理性的培養。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