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大米作業”好處多多
2015-05-15 11:12:17?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昨日,新文化記者經采訪證實,“數出1000粒大米”還真是長春一小學二年級為學生留的數學作業。“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們建立‘數’的概念。”昨日,這個班的班主任解釋了留這道作業的原因。(5月14日 《江南時報》) “數大米作業”之所以能引起社會輿論的廣泛質疑,關鍵在于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看問題。在成年人眼里,從1數到1000,是再簡單不過的活動。讓學生做這項枯燥乏味的作業,實在是“勞民傷神”。其實,從教育成長著眼,“數大米作業”好處多。 首先,它能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習慣素養。實踐表明,在日常寫數游戲中,很多人寫不到一千就會出局。原因在于,越是簡單的事情,人們做起來越容易產生麻痹心理。數千粒大米,考驗的也是這種素養。小學生,正處于行為習慣的養成期,需要通過類似活動來培養耐心和細心。當小學生從小就懂得了良好行為習慣需要從小事做起,那么人生起航才不會總有“漏洞百出”。 其次,它能培養小學生必需的動手能力。動手能力并不是簡單的重復操作,而是帶有創新思維的能力。數千粒大米對小學生來說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從1數到1000,這是常規辦法,也是時下很多學生采用的辦法,其實這并不是最有效的。因為稍有不慎,就需要從頭數起。倘若學生能根據自身數感情況采取分堆數米,即使數錯了,重數的基數也會很小。這就是創新方法的魅力。從教師布置此項作業的初衷來看,的確也有培養學生動手創新能力的意思。 最后,它能培養小學生必備的數感能力。數數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很多人計算慢、容易出錯、邏輯思維能力差,大多都與數數能力欠缺有關系。在“數大米作業”中,教師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生活情境中體驗數感,培養數感。化抽象數學為具體生活,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體驗到數學對生活的實際意義,從而能更好地激發起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 當然,“數大米作業”并非是完美的。但從教育規律看,它把知識和生活建構了起來,這是回歸教育本真的有益嘗試。因此,社會不妨給予它更多的寬容和支持。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