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有媒體的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在廣東東莞一次1136份有效問卷的調查中,75.88%的受訪護士表示曾遭遇患者咒罵、威脅、侮辱等語言暴力,3.96%曾被患者毆打。另外,9.86%的受訪護士表示曾被患者性騷擾,僅14%受訪護士沒遇過患者暴力。(5月12日《南方都市報》) 護士是醫療體系的最基層服務人員,護士也是直接給患者提供治療和服務的群體。在醫患關系緊張的大環境中,護士的境遇不樂觀并不難想見。但當“僅14%受訪護士沒遇過患者暴力”這一調查統計結果展現在面前時,確實令人擔憂。 相對于醫生,護士不僅收入低,而且往往極容易成為醫患沖突的直接受害者。但事實上,很多時候,護士因醫患矛盾而受委屈甚至被患者打罵,其又比醫生更冤枉,更具有“替罪羊”的特質。因為,護士只是相關醫生與醫院治療的落實者,醫患矛盾大多數也不是因為護士引起的。就因為護士直接與患者接觸,直接為患者治療或者服務,反而成了患者第一個遷怒的對象。 而強加于護士身上的辱罵、毆打等,又往往會造成護士沒有職業榮譽感,甚至會導致護士人才流失問題,最終顯然不利于護士這一職業的發展,不利于護理水平的真正提升。 醫患關系是需要改變與緩和的,這其中顯然又以改善患者與護士之間的關系最為迫切。當然,患者與護士的關系,不過是醫患關系的一個環節,其改善起來,依然依賴于醫療體制的改革,依賴于“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能夠從根本上得到有效緩解。很明顯這是一個長期的任務,也必將經過一個長期的過程。但在此之前,我們的患者,顯然有必要多給護士一些理解,多給她們一點體諒。至少,在實習護士扎針一次沒成功的時候,不妨給點鼓勵;遇到醫患糾紛時,保持克制,莫拿護士當出氣筒;親人故去,心情不好,也莫“雞蛋里挑骨頭”,抓住護士就毆打等等。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