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證霸”求職碰壁源于本末倒置
2015-05-11 14:40:5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一名準畢業生,大學4年狂攬65個證書,連續兩年綜合成績全專業年級第一,創辦過志愿者服務隊,當過大企業董事長助理,開過傳媒工作室,可如今憑借著這么多的優勢,卻找不到一份稱心工作。(5月11日 現代快報) 這位大學的“證霸”,為何在求職時屢屢碰壁?還不是因為對證書存在著過度“迷信”,認為證書多就代表自己能力高,由此很難接受自己在求職時的碰壁現實。但是,他自己認為正確的不一定就是真理。他的求職碰壁,除卻用人單位對證書認識回歸理性,不再唯證書論之外,更多的是自身在思想認識上存在著誤區。 正如學歷不代表能力一樣,證書多也不表示能力就高。難道可以說,證書多就一定表示能力高嗎?恐怕事實不盡然如此。如果是因為別人說證書多就好找工作,那么他這種行為只不過是一種人云亦云,缺乏個體獨立思考認識下的決策。況且,現在的證書過多過濫,已使得證書本身愈加喪失著其“含金量”。 相較于職業技術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更多的側重于傳授知識。高等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養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培養具有獨立思維的個體。而考取證書,則只是一種“副業”而已。退一步來看,證書的價值也不同,例如英語四、六級證書其含金量相對較高,而注冊會計師的含金量也遠高于一般的會計資格認證。即使大學生要考證,也應該有選擇的考取和自己專業、興趣相關的相關證書,而不是不加選擇的隨意考證。 作為普通大學生來說,在讀書時期,理應利用課余時間多讀書、多學習、多思考,而不是去考取一些無謂的證書。如果在大學四年期間多讀書、讀好書,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拓寬知識結構,把自己培養成“重基礎,寬口徑”的人才,豈不是更容易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這樣恐怕也不會輕易就遭受如此求職尷尬了。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