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8日訊(福建日報)年將杖朝的老朽枯坐敬老院一角,就著春日里和煦的暖陽,隨興閱覽一冊少兒讀物,不經意間,欣悅之情溢于眉宇。此等場景,旁人或視若漫畫中事,以為亦莊亦諧,難免忍俊不禁。其實不然。俗話說:“返老還童?!崩闲嘟袢丈钪O此中三昧。試想,最能默契、感應孩童的心靈世界,除了孩童自家,非“聊發少年狂”的老夫們而何?回歸童真,往昔是對墮入俗世而無法自拔的成年人的心靈吁求,眼下竟然更多是對總角之年的憐惜,慨嘆童真過早遠離孩提時代而去。說“童真乃彌足珍貴的稀罕之物”,這話聽來令人心酸。
老朽見贈并隨興閱覽的小書,乃少年作家丫丫的隨筆集《窗外飄過兩朵蝴蝶云》。蝴蝶云原屬難得一見的自然奇觀,復自莘莘學子的寒窗外飄過,這是何等美麗繽紛的意象,何等誘人神往的詩意!無怪乎小書問世數月以來,好評頗多,當當、淘寶、京東、亞馬遜等網均在熱推,市場反響不俗。眾多書友的網評,足以佐證小書的魅力,也讓老朽感慨系之。從搜索網絡得來的信息,可知論點集中在兩方面。一是臺灣兒童文學家、寫作教授桂文亞的序言所述,這冊匯集了60篇少兒生活隨筆的小書,堪稱中小學生寫作的一個“精彩示范”。此論的擁躉者多是資深的語文老師,或曰:“都是孩子身邊的人和事,都是孩子親眼觀察的景和情,平平淡淡的內容,都可以寫入作文,寫成美文,作文有何難呢?作文,應該從自 己身邊開始,不去虛構,不去拔高,不講謊話,不講套話,這才是正道!這本書是作文課的鮮活教科書?!被蛟唬骸斑@是一種不沾染八股、偽圣、謊言、矯情等‘假寫作’惡習,處處充滿真性靈、真才情、真詩意的真寫作?!狈泊朔N種,自是由衷之論。一是兒童文學理論家方衛平的序言所述,“純真的孩子氣是少兒寫作最具價值的內涵”。此論的激賞者,多是從事兒童文學創作、研究、出版的專業人士,或曰:“成人難以真正進入兒童的心靈世界,像這樣充滿童真和詩意的少年寫作,具有成人兒童文學無法取代的獨特價值?!被蛟唬骸斑@是真正用兒童的眼睛探索世界,用兒童的心靈感受世界,用兒童的語言描繪世界的純粹的‘兒童文學’。”凡此種種,堪稱方家之言。然依老朽眼光來看,所有論點最后都可以歸于“純凈的童心,清新的詩意”一句話上。其一,純凈的童心,自然而然催生清新的詩意。其二,抒寫純凈童心的兒童文學,眼下殊為難得。換言之,用一顆純凈的童心去感受、摹寫親情、世情、風情的真實生態,自然而然造就了詩意盎然、風格獨特的兒童文學作品。按方衛平的話說,“少年清澈的目光和真誠的文字,帶著我們越過世界的污濁,去看見一種仍以純真為本質的生活”。
有論者以為,“為了孩子們陽光成長、健康成長,期盼出版更多格調純凈的兒童讀物,更期盼孩子們自己提筆創作這樣的作品”。此說,自是不錯。然則生活是第一位的,創作是第二位的,文學藝術無不來源于生活。為了這樣的美好愿景,首先得吁請全社會共同呵護童心,守衛童真。說得更形象一點就是,我們有責任讓圣誕老人、大灰狼們——這些經典的童話意象永駐童心。此說并非空穴來風,亦非危言聳聽。現實中時有活色生香的事例,讓人們感而慨之。
前些日子,一位“再傳弟子”領著剛上幼兒園的公子來敬老院看望老朽。時近薄暮,小公子孜孜不倦促狹、嬉鬧于陽臺。為防不測,老朽隨口說了爺爺奶奶輩通用的一句口頭禪:“大灰狼來啦!”不意,小公子振振有詞地反駁:“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大灰狼!”訝異之余,詢問小公子何為此語?回應只有一句話:“都是騙人的!”正當無可奈何之際,小公子復以滿不在乎的口吻說:“如果真有大灰狼,正好抓來殺了吃!”在場的大人們無不驚駭,緘默良久。
由此想起去年的兩則圣誕新聞。一是圣誕節前夕,法國郵政部門聘請60多位“圣誕老人”,開展一年一度的“與圣誕老人通信”活動,共收到并回復來自全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逾120萬封信函和電郵。通過這些信函和電郵,孩子們表達了對“圣誕老人”的仰慕和對圣誕禮物的期盼。一是圣誕節當天,泰國曼谷的學校和福利機構組織1762名兒童頭戴“圣誕帽”、身穿“精靈服”,集體參加圣誕節慶?;顒?,打破了“同時同地聚集圣誕老人小精靈人數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不論是“與圣誕老人通信”還是裝扮圣誕精靈,組織者均毫不猶豫認定:此為“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教育意義何在?新華社播發的新聞意味深長地給出了如下答案:“3歲至9歲年齡段的孩子對圣誕老人的存在深信不疑?!痹瓉?,呵護童心,守衛童真,善莫大焉。
9歲的丫丫寫道:圣誕節夜晚,睡得正香,無意中摸到了枕頭底下一個硬邦邦的紅寶石玩具,“心想,這個東西可能是圣誕老人留給我的。哦,不是,應該是爸爸戴著圣誕帽把這個禮物放在我的枕頭底下。我感到真幸福??!”(《把我的幸福告訴你》)正在這似是而非的猜想之間,一顆玲瓏剔透的童心原汁原味地躍然紙上。無獨有偶,臺灣兒童文學家林良寫道:圣誕之夜,“住在很遠的那邊”的圣誕老人駕著鹿車停在鄰家的房頂上,跳下車,從客廳的窗戶進來,把“你們告訴爸爸,爸爸再寫信告訴他”的禮物塞在好孩子的枕頭底下?!昂⒆觽円稽c都不懷疑,完全相信這種虛構是事實”。家里的老大,直到二年級的時候還誠懇地央求爸爸:“你寫一封信告訴他,今年我不想再要拐棍糖,我想要一部電動汽車?!卑职稚酚薪槭碌赝裱灾x絕:“太貴,恐怕他買不起。他并不怎么有錢,要東西的孩子又那么多……”(《小太陽·用一棵樹過節》)原本平淡無奇的親情與倫常,就在游戲與迷藏之間,彌漫著人性初始的恒溫熱度而馨香四溢。童心之美,童真之美,可見一斑。
呵護童心,守衛童真,絕非一樁微不足道的瑣事。因為,我們呵護的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良善與本真,守衛的是人類對美的原始感悟力與鑒賞力。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資深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