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病癥、農婦、愛情話題、毅力,這些頗具顯著性的要素集于余秀華一身,加上媒體的推介,她想不火都難。“腦癱詩人”的標簽未必能讓平淡乏味的中國文壇增加活力,但“文壇黑馬”的出現,給公眾帶來的沖擊力卻有目共睹。就我本人而言,也是看到朋友的議論,才關注這個新聞的。 “腦癱”的稱謂不夠雅觀,但說實話,沒有這個標簽,傳播不會這么猛,她可能不會火,人們不會議論她。 余秀華火了,人們在議論余秀華的同時,自然也聯想到了當代中國的文壇。我們不乏作家,不乏知名作家,也不乏自我炒作的作家。我們爭議甚至謾罵這些作者,可是我們最先聽到的、知道的是這些作家,我們議論最多的是這些作家。可能有無數的余秀華,棲身在孤火之中,懷揣著夢想,可是一輩子不被發現。 連卡夫卡死后聞名的事跡都已少見。通過商業炒作抬高自己的身價,成為當代文化必修功課。好作家、詩人,不附加以具備傳播力度的噱頭,人們根本沒有機會議論他們,連抒發酸腐情懷的機會都沒有。 這樣的文壇,產量不是問題,冊封的封號也蠻嚇人,公共鑒賞能力呢,不知道還有沒有。“腦癱詩人”受熱議,無形中讓不少人感慨“雖然我不懂詩,但是感覺字里行間很有沖擊力”,進而,人們發出了“讓詩歌回到詩歌,文學歸于文學”的吶喊,并傷感“可現在文學好多都被商業利益所侵蝕”。對文壇不景氣的郁悶,想必才是余秀華被熱議的真正動力。 毋庸置疑,“腦癱詩人”被熱議,不排除公眾的獵奇心理。如果不是“腦癱”等標簽,可能也吸引不了那些對文學不感興趣的人。有些人的名氣可以天長地久,有些人的名氣只在于某個特定的瞬間,沒有誰對誰錯,我們只是共同感傷而已。 |
相關閱讀:
- [ 01-20]更應關注“余秀華”們的精神生活
- [ 01-20]“農婦詩人”余秀華被熱議的多重因素
- [ 01-19]余秀華的詩,是詩又不是詩
- [ 01-19]社交媒介成就了余秀華神話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