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審批難”考驗基層政府執行力
2015-01-08 15:42:4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規范和改進行政審批的措施、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會議確定,承擔行政審批職能的部門全面實行“一個窗口”對外統一受理,申請量大的要安排專門場所,對每一個審批事項都要編制服務指南,列明申請條件、基本流程、示范文本等,不讓地方、企業和群眾摸不清門、跑累了腿。(1月7日 中國新聞網) 應該說,會議安排的“一口受理”“限時辦理”“規范辦理”“透明辦理”“網上辦理”五個方面在各地都有探索,并非新提法,但仍需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折射出了各級政府審批“沉疴”仍廣受群眾詬病的現實。 就在前幾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廣東調研考察期間,主持召開外向型企業座談會。一位企業負責人向總理訴苦:企業的出口退稅手續,一旦涉及到跨省辦理,發函回復常常遇到辦理人員“拖拖拉拉”,本來一兩個月就能完成的手續,經常需要半年、甚至一年。 久拖不辦,無外乎是自身權力意識在作怪。從國務院常務會議的五項措施來看,每一項都強調執行力,旨在做到令行禁止,力戒下層部門在落實上“打折扣”。這也充分顯示了行政審批流程再造既要抓好頂層設計,更需在實踐中抓好落實的迫切性。 應該說,去年以來,中央政府不斷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審批多”的現狀有了很大轉變。但老百姓仍面臨“審批難”困境,筆者認為,“審批難”涉及政府職能、部門利益、操作技術、監督考核等問題,既非孤立存在,也不能單獨解決,只有形成合力,“審批難”才不致淪為一句空話。 一要進一步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在當前情況下,中央政府要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著力破解行政審批項目太多、范圍太寬、程序過繁、標準過細等弊病。 二要規范政府“權力清單”運行。對有些政府部門而言,行政審批權就是控制、配置相關資源的權力,手中掌握的行政審批項目越多,意味著利用資源的空間越大,尋租的機會和權力變現的渠道越多。所以政府要規范“權力清單”,做好頂層設計,遏制基層擴張行政審批的沖動。 三要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好辦法。較之“審批多”,“審批難”更多地反映了審批程序繁復、行政效率低下的問題。對此,各地應該探索“并聯審批”等有效方式,減少合并審批環節,提高辦事透明度和辦事效率。 四要強化考核監督。對于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在內的綜合改革體系,各級應切實加大考核力度,對那些陽奉陰違、拒不落實的行為加大查處,嚴厲追究責任。要通過加強人大、司法機關對政府部門的監督制約,真正將行政審批權關進制度的籠子,形成規范、高效的行政審批制度和充滿活力、富于人性的辦事制度。 |
相關閱讀:
- [ 12-18]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依然任重道遠
- [ 11-26]監管住“下放”的權力
- [ 11-02]副司長家藏2億,審批不透明必然腐敗
- [ 10-28]行政審批不能一味強調“超時默許”
- [ 10-27]“審批超時默許制”恐成“花瓶制度”
- [ 10-10]簡政放權的四個“加減法”
- [ 09-29]鏟除審批思維須盡快打通“最后一公里”
- [ 09-29]自貿區試驗,改革高地再出發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