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為重,民生乃大。搞改革、謀發展,都是為了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要繼續把創業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扎扎實實做好新形勢下扶貧開發工作,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 今年前10個月,我國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同比增長12.9%,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同比增長10.4%,教育支出同比增長9%,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增長17.5%,顯示了經濟新常態下民生投入規模再上新臺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為明年的一項重要任務,強調“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關注低收入群眾生活,更加重視社會大局穩定”,預示著民生持續改善、百姓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的美好前景。 經濟為重,民生乃大。搞改革、謀發展,都是為了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今年就業保持穩定,民生不斷改善,成績來之不易。伴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面對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們不能有絲毫自滿和懈怠,必須再接再厲,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住最需要關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鍥而不舍向前走,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解決好衣食住行、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讓群眾有事干、有錢掙、有盼頭,日子越過越好。 就業是收入的來源,是民生之本。今年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實現了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和就業的穩定。明年要繼續把創業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精準發力,抓實抓好,確保完成就業目標。為此,就要繼續簡政放權,創造好的營商環境,加大對新創企業的財政支持和金融服務。通過深化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把該放的放開,該扶的扶好,該管的管住,為有創業意愿的人提供施展拳腳的舞臺,使新創企業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中不斷成長壯大,帶動更多人創業就業。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貧困地區。當前扶貧已進入新的攻堅期,全黨全社會要繼續共同努力,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完善政策,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和發展后勁,實行更科學更有效的扶貧。要堅持把集中連片地區作為主戰場,注重整體推進與精準到戶、加快發展與保護生態、各方支持與貧困地區自身奮斗相結合,匯聚強大力量,扎扎實實做好新形勢下扶貧開發工作,推動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實踐證明,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關鍵還是要保住基本、補上短板、兜好底線,促進社會公正。要守住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這條民生底線,將民生政策更多地向困難群眾、困難地區傾斜,多做雪中送炭的實事。要把完善制度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進社會領域制度創新,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從傳統社會管理向現代社會治理轉變。 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改善民生是黨和政府工作的方向,我們要把握新常態下改善民生的重要時期,擔起民生工程的重大責任,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齊心協力建設和諧社會,一起努力寫出更大的“福”字!(經濟日報評論員) |
相關閱讀:
- [ 12-22]馬尾14個民生項目解民憂 亭江公園建生態景觀帶
- [ 12-22]慎海雄: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
- [ 12-22]馬尾14個民生項目解民憂 亭江公園建生態景觀帶
- [ 12-20]瞭望: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
- [ 12-20][民生 呼聲]漳浦林業局舊宿舍樓經常停水居民望改善
- [ 12-20]廈門推統一戰線“同心”實踐活動 總結經驗服務民生
- [ 12-19]吳毅君:保障改善民生是實現中國夢的牽引力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