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河南平頂山河濱公園內,一名9歲男孩被熊咬掉了右胳膊。悲劇的釀成,使動物園安全管理問題再度進入公眾視線,傷人事故頻發,“動物兇猛”究竟誰之過? 近年來,動物園內安全事故在多地屢屢發生。據報道,2013年12月,貴州省安順動物園內,一名7歲女孩在喂食猴子時被咬斷右手食指;2010年6月,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內,一對父子分別被咬死和咬傷;2007年2月,昆明圓通山動物園內,一名6歲女孩和老虎合影時被咬傷頭部致死…… 作為搜集和飼養各種動物,以供科學研究和公眾觀賞的場所,動物園原本是為公眾尤其未成年人帶來知識和趣味的樂園,卻變成了生命安全都難以保障的“雷區”。 縱觀多起事故,其中固然有兒童違規操作、家長監管不當的因素,如平頂山熊咬人事件中,當事男孩就違規翻越了防護欄。然而,動物園管理方面的疏忽和漏洞更是難逃其咎。據了解,事發時黑熊籠舍外的防護鋼網部分處于破損狀態,黑熊正是從那里伸出了嘴巴。 《城市動物園管理規定》明確要求動物園管理機構應當完善安全設施,確保游人、管理人員和動物的安全。 2013年住建部發布的《全國動物園發展綱要》更是詳細列出標準:“對于具有攻擊性的動物,應當確定兩位安全責任人,互相監督、互相提醒”,“獸舍的墻壁、玻璃、欄桿或者隔離網應有足夠的強度,獸舍和展區的隔離設施要禁止游人進入,并在醒目處安裝警示牌”,“要建立完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和安全督查機制”。從平頂山事件看,當事動物園的管理與國家標準還有距離。 安全事故屢次發生,恐怕不能全歸咎于動物兇猛。彌補動物園安保技術、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漏洞,才是避免悲劇重演的根源,而正視和遵守相關安全守則,也應是游客的基本素養。 雙瑞(新華社記者) |
相關閱讀:
- [ 10-20]“喂熊斷臂” 錯在家長
- [ 10-20]動物園“熊出沒”背后是層層疏漏
- [ 10-20]男童被熊咬,不該發生的悲劇
- [ 09-01]動物園售票為何屢曝不改
- [ 07-08]“哪兒涼快哪兒呆去”是種幸福
- [ 04-04]“動批”搬遷,不妨“提前三年早知道”
- [ 12-19]最該實施安樂死的不是“殺人”老虎
- [ 11-20]動物園“嫌棄”低價票,不厚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