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與市場兩者作用不可偏廢的情況下,更需法治之腦去控制政府與市場之手,彌補它們的失靈現象】 中國經濟經歷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長,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許多學者都進行過解釋,其中有人看到了更加深刻的原因,即經濟增長背后的真正力量是法律。正如經濟學家科斯的觀點,保護產權和保護合約,是經濟發展,經濟增長的前提。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意味著我們要更好解決市場失靈以及政府失靈的現象。 在中國當前的經濟發展階段,政府扮演重要角色。比如,國防、公路等公共物品的提供、環境污染等外部性的存在、內幕消息等信息不對稱的存在,使得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需要政府出面進行調控。然而,政府行為也存在著短視、隨意、缺乏約束的現象,誘發官員貪腐、政績觀扭曲等問題,使政府無法“更好地”彌補市場配置的不足。因此,當下面臨的改革重點與難點,在于如何利用精細化、集約化的法治來約束政府行為,彌補“政府失靈”。 解決“失靈”問題,政府除了要合理實施經濟宏觀調控,保證重大改革措施、政策措施的出臺于法有據之外,關鍵要提供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通過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改善市場競爭生態。需要看到,“政府失靈”亂象很大一部分是與民爭利,有些地方政府及部門利用自身強勢,成為了市場利益的獨享者。打破“利益獨享”,首先要重點解決市場主體身份限制的問題,嚴格市場準入。應當在市場機制下盡可能降低、取消不合理的行業準入門檻,一視同仁對待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讓混合所有制企業成為重要的市場經濟主體。 其次,還應改革稅費征收體制,取消不合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盡可能為市場主體經營減負;界定產權歸屬、遵守合約,政府不要介入市場經濟交易之中,應消除剛性兌付等不合理、也不合法的政府擔保行為和政府兜底行為,征地拆遷補償等公共行為都要在合同法的框架下公平、公正、公開地進行;改革金融體制機制,使不同所有制類型的企業都能獲得融資機會,扶助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要真正做到惠及民生;切實實施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為市場主體清除障礙和壁壘。 從市場退出方面,要將已有的企業破產法等相關法律作為基礎,運用商業、市場的方式實現市場經濟主體的優勝劣汰。該破產或者重整的企業,應當依照法律規定進行操作,阻斷政府由于稅收或者其他利益關聯而進行的介入。同時,建立必要且相對獨立的司法保障體制,公平處置市場與政府之間的關系,包括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建立專門的破產、知識產權、證券法等等。 如果要說前30年的法律發展和當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建設需求有什么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今天法治應成為政府與市場的平衡器。在政府與市場兩者作用不可偏廢的情況下,更需法治之腦去控制政府與市場之手,彌補它們的失靈現象。法,平之如水。法,張弛有度。法治能夠推動經濟發展與經濟增長。更重要的是,隨著未來經濟社會良性發展,法治將在中國市場經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作者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
相關閱讀:
- [ 10-15]罰款指標是寄生于執法經濟的利益怪胎
- [ 10-13]改革是對經濟的 持久良性刺激
- [ 10-11]不能自得于中國經濟“被第一”
- [ 10-10]向特產雷同的低層次旅游經濟說不
- [ 10-10]投資者信心增強為經濟復蘇“打氣”
- [ 10-09]冷靜看待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
- [ 09-30]中國經濟要質量不要標簽
- [ 09-28]通航道更要破“壁壘” 打造長江經濟帶交通運輸升級版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