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他作業”、“作業神器”、“作業幫”、“快作業”、“作業寶”、“魔方格”……近來一種新的手機應用軟件風靡校園,被學生們稱為“解題神器”。只要將作業試題上傳到“解題神器”,幾分鐘后就有“老師”、“學霸”給你答案。北青報記者調查了解到,“解題神器”以解答中小學各科題目為產品訴求,將全國各地學生收納其中,解題最快速度可以達到“秒回”。(4月26日,中國青年網) 近日,一種新的手機應用軟件風靡校園,受到學生的青睞,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解題神器”,只要將試題上傳到軟件上,幾分鐘后就可以收到答案,方便快捷,下載量激增,有的甚至達到數百萬的下載頻次。但是,很多老師和學生家長對此均表示擔憂,此類軟件會不會造成學生不做作業,影響學習?這種應用軟件為何會擁有如此大的市場?軟件開發商研發的此類軟件的目的是什么?這種“神器”對學生有什么影響? 這類軟件在學生群體中擁有如此高的人氣,著實讓人吃驚。仔細想來,類似事件并非首例,倒也不難發現其中緣由。在此之前,就曾出現過學生有償代寫作業等現象,事物不可能憑空出現或憑空消失,都會有其原因。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我國的中小學教育教學內容也發生變化,課程難度也相應地提高,呈現著復雜性與多變性的特征。大量的作業與習題任務充斥在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素質教育提了那么多年,依然沒有改變我國教育的弊端和學生基本的學習情況教育的悲哀顯而易見。繁重的學習任務迫使學生們不得已“另辟蹊徑”,尋找一種簡單的、高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時就產生了一種供與求的關系,軟件也就應運而生了,學生們的需求正是這種答題軟件得以生存和發展下去的重要原因。 開發商的初衷又是什么呢?盈利還是為教育服務?據了解,此類軟件大多是以收費的形式來進行運轉的,想要獲得答案,就必須支付一定數額的“懸賞金”,平均一道題要花費2塊錢,而在線答題的大多是以學生為主,整個操作流程相當規范。擁有了如此龐大的市場,又是有償付出,這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這種單純的為商業利潤而催生的“產業模式”進入到教育行業不得不說是教育改革的失敗,產業鏈式的運營則是將學生視作潛在客戶,目標在利益而非教育實質性的表現,讓人擔憂。 學生使用這種“神器”雖然在客觀上具有一定的作用,解決了作業上的難題,但從長遠來看,會使學生養成不寫作業的壞習慣,更是不利于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培養。大多數學生不能正確對待“解題神器”,大多數軟件只提供了一個答案,沒有具體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只會讓他們形成一種功利的學習思想,對學生學習幾乎沒有作用。 對于這種“解題神器”,學校更應該注重對于學生學習氛圍的建立和培養,適當減少學生們的學習負擔,端正學生們的學習態度,根據學生的需求,發展在線教育,完善網上教育教學,填補相關方面的空缺,引導學生們往正確的方向發展。 |
相關閱讀:
- [ 04-22]“送禮神器”難查處 健全網絡交易平臺是上策
- [ 04-04]建華說畫“寫不下”
- [ 03-17]大唐神器是如何被“私人訂制”的?
- [ 02-24]“防近視神器”這個可以有
- [ 02-12]“打車神器”與“公正問題”
- [ 01-20]反腐警惕“投器忌鼠”
- [ 01-16]警惕“送禮神器”與規定玩“躲貓貓”
- [ 01-14]“送禮神器”警示剎請托風不能留死角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