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滿懷深情迎接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既是表達對英烈們的崇高敬意,也傳遞了對世界和平的向往追求。 半個多世紀前,上百萬中國軍人滿懷報國激情踏上抗美援朝戰場,有些人從此魂斷異國埋骨他鄉。今天,他們中的437人,在韓國政府和中國政府高層攜手努力推動下,以一種特殊方式踏上回家的路。他們的遺骸,將在戰友、親人和故鄉人民的迎接下,下葬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曩鈿w來,長眠異鄉的英烈得以落葉歸根,跨越60年的回家之路,正是對和平的最好詮釋。 而隨著清明節臨近,緬懷英烈的氛圍也日漸濃厚。從焦裕祿烈士陵園到沂蒙紅嫂紀念館,從門戶網站推出網絡紀念館,到各地籌備集體公祭活動,人們以各種方式追思緬懷革命先烈。 歲月變遷,滄海桑田,今天的我們,雖無法親身感受革命年代的艱辛困苦,難以體會保家衛國、視死如歸的英勇氣概,但是,無論生活如何富足,日子如何太平,都不應忘記那些歷史,不能忘記那些在革命戰爭中甘灑熱血、舍生取義,在和平建設時期嘔心瀝血、忘我工作的英烈們,不能忘記當年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壯烈犧牲的18萬多名志愿軍戰士們。這,不只是為了防止民族記憶“斷裂”,更是為了傳承那種信仰的力量、擔當的精神。 環視當下,歪曲歷史、精神貧瘠的人并不少見。在網上,時常能看到岳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被“解構”,邱少云、黃繼光、雷鋒等英烈被抹黑嘲諷;在一些“聰明人”的眼中,大公無私儼然是“傻帽”的代名詞,艱苦奮斗已經成為“過去時”。數典忘祖,何以認清自己?價值錯亂,又怎能正確行事? 偉大的民族,總是善于從歷史中尋找精神給養。從天安門前矗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到各地松柏長掩的烈士陵園,都是一個個生動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剛剛立法確立的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將一個民族銘記歷史的集體記憶帶到了新的高度。我們滿懷深情迎接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既是表達對英烈們的崇高敬意,也傳遞了對世界和平的向往追求。一個農民的房梁上有一本家譜,那么一個國家呢?軍旅作家王樹增發出這樣的反問。一個民族的歷史就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淡忘了,就會患上精神缺鈣的軟骨病,精神家園就會荒草叢生。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是一個接續奮斗的歷史過程。從革命年代“倒海翻江卷巨瀾”,到建設時期“敢教日月換新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雄關漫道真如鐵”,無不如此。今天我們迎回英雄,緬懷英烈,正是要激發信仰的忠誠、使命的擔當,正是為了牢記歷史、更好前行,把英烈的精神轉化為前行的動力,讓無數英烈孜孜以求的夢想,在我們這個時代絢爛綻放…… |
相關閱讀:
- [ 11-11]“酒烈士”都犧牲了 “副省級”別再姓“某”了
- [ 10-15]記取消防烈士的精神力量
- [ 07-04]關愛國民黨抗戰老兵彰顯民族良心
- [ 05-10]有一些歷史不該被遺忘
- [ 04-11]抗戰犧牲的國民黨士兵能否追認“烈士”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