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環保廳副廳長潘碧靈透露,今年兩會后,第一次土壤污染普查數據可能會對外公布。(3月3日《北京青年報》) 近年來土壤污染與霧霾天氣一樣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可土壤污染一直是個“謎”。數據顯示,我國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達2000萬公頃,占全國總耕地面積的六分之一,每年受污染的糧食高達1200萬噸。 令人不解的是,PM2.5污染數據早就大白于天下,土壤污染信息卻一直保密,北京律師董正偉曾兩次向環保部申請公開“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方法和數據信息”,均被告知不宜公開。潘委員說兩會后可能公開,這是他個人猜測,并不代表官方正式意見,況且只是“可能”,是否公布還不一定呢。竊以為,土壤污染不能再秘密下去。 首先,保密只會增加公眾猜疑,這些猜疑很可能滋生不安甚至恐慌情緒。 其次,土壤污染與公眾健康及生活、利益息息相關,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凡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及重大關切密切相關的政府信息都應該公開。 第三,公開土壤污染是治污、修復土壤的第一步。專家分析,治理土壤污染不僅需要巨額資金投入,且難度極大,難在它是一種“復合型”、疊加型污染。但再難,也要積極作為。我國農業粗放型耕作模式,對化肥、農藥的過分依賴已走到盡頭,須下決心建設生態型農業。 |
相關閱讀:
- [ 03-03]俞正聲:關注生態文明建設 積極建言獻策
- [ 03-03]政協委員透露兩會后可能公布土壤污染數據
- [ 02-13]治理土地污染最怕諱疾忌醫
- [ 02-12]“毒地”治理年內將打組合拳 面臨資金與法律困境
- [ 01-22]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解讀 休養生息才能可持續發展
- [ 10-23]專家稱地下水九成遭污染 修復一畝地最高耗資千萬
- [ 07-15]廣東韶關農業局回應鎘超標大米:吃一兩年沒問題
- [ 06-28]榕一在建樓盤涉及土壤污染 系原"福州二化"地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