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既是中國傳統的農歷馬年元宵節,亦是西方情人節。19年一遇的浪漫“邂逅”不但催生了不少新商機,這一天到底該怎么過,也成為了近期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 雙節合一,且都有標志性的代言物,一個是玫瑰,一個是湯圓,這應該是商家們最為亢奮的賣點之一。只是筆者在想,那些精明的商家,會不會想出個賣湯圓送玫瑰的捆綁營銷。 按正常邏輯來說,這似乎不太可能。畢竟價格因素擺在那。一束玫瑰的價格放在情人節,那最起碼也得一百元往上。而湯圓作為土生土長的應景食品,由于甜度大、難消化,好像最近一直都不太走俏。這也讓相關生產者挖空心思,想出個水果、營養等其他概念糅合其中。 湯圓的冷落,和月餅的路子倒是如出一轍。傳統節日演變到現在,卻漸漸囿于成了由食品來扛大梁的局面。譬如月餅、粽子以及湯圓等等,江南地域在清明節的時候還有艾葉果。這些食品成了中國佳節中當仁不讓的主角。而老祖宗融合在節日中的喻意,則有種漸行漸遠的意思。 而洋節卻是異軍突起的感覺。當頭炮的就是圣誕節和情人節。圣誕老人作為這個全世界通行的快樂傳播者,早已經是深入國人之心。而情人節里的講究、含義,則更被我們年輕人放大許多倍。 西方節日在中國完美登陸,是不能用簡單舶來品來定義。而在回頭看中國傳統佳節,總感覺被稀釋了什么。仔細想想,其實不難發現,應該是種類似于“鄉愁”的東西被淡忘。我們在品讀“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的詞句,卻很難浮想其“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美好意境。后古典時代遠離我們而去已經不止一百年,但我們卻還在并不存有的記憶中,去勾勒那種宛如水墨畫的那種繾綣。 情人節好像也不是啥新生事物。有故事說是脫胎于公元三世紀的羅馬帝國時代,本是為紀念教徒瓦倫丁和一個典獄長女人的凄美愛情故事。當然,現在的人們根本不會在乎這種俗套的情節。而是以節日之名來找個樂子,加上電影和歌曲、小說的立體轟炸,搞得這情人節不過得銷魂浪漫,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節日能反映出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要說這還真有,就是那些較真的人。想想看,節日都已經無國界化了,那中西合璧豈不是美事?都說這好事成雙,今天兩個節日一起過!送束玫瑰給心愛的姑娘,然后帶她回家見下父母,吃個湯圓,給這馬年春節劃上圓滿的句號,豈不美哉?有的時候,還真得沒心沒肺一下。 |
相關閱讀:
- [ 02-14]專家:元宵節古時似"情人節" 女子在這天可出門觀燈
- [ 02-14]網友嘆送花都是高富帥 PK奢侈風戀人過低調情人節
- [ 02-14]元宵節“邂逅”情人節:戀愛青年的“甜蜜煩惱”
- [ 02-14]19年一遇元宵情人節 情侶定制約會帶熱“浪漫經濟”
- [ 02-14]元宵恰逢情人節 北京今日晚高峰或從中午就開始
- [ 02-13]莫讓“元宵節撞上情人節”的噱頭唱主角
- [ 02-13]情人節即將來臨日本巧克力熱賣 玫瑰花不漲價
- [ 02-13]元宵節邂逅情人節 小心網絡三板斧“打劫”錢包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