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點起,晚上10點回,一天有十多個小時坐在旅游車上。”春節假期臨近結束,對假期旅游的各種“吐槽”甚囂網絡,由于客流量劇增,假日出行甚至變身為“公路考察”,引發游客對出游品質的不滿。 “春節出行成了‘修行’。”趁著難得的春節長假,家住安徽安慶的白先生帶著一家三口報團出門旅游,原本想散散心、放放松,沒想到幾天下來,不僅落得個身心疲憊,還被導游再三請求“謹慎購物”,花了近萬元錢。其中一天晚上,更是在高速公路上堵到了凌晨3點才到酒店,原本的旅游行程平白添加了“公路考察”,耽誤了9歲小女兒期待已久的溫泉浴。 經歷磨難并非出門旅行的初衷,這一豁達的人生教育背后,潛藏著莫大的無奈與心酸。“如果平時能休假,不僅避免了堵車,還能省下上千元錢。”白先生說,盡管出門前對景區人山人海的狀況已有心理準備,但排兩個小時隊坐觀光纜車、堵5個小時在高速公路上的體驗,仍令他感覺“像是打了一場仗”。 對于游客的不滿,導游們把矛頭指向了私家車,繼而開始了對“高速免費通行”政策的討伐。部分私家車主則認為,部分高速公路路段的限行,以及雙向四車道的低水平高速,才是路面爆堵的禍首。記者注意到,盡管有些景區的旅游接待能力并無大幅提高,但春節期間,仍采用低價折扣爭搶客源,游覽人數遠超其實際接待能力,從而降低了旅游品質。 近年來,隨著各地對旅游業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大,“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呈井噴態勢。部分地區為拉動旅游經濟,短短4天行程在3個城市間往返奔波,景點內的“文化博物館”成為兜售特產的大型超市,景區參觀卻走馬觀花,“上車睡覺、下車方便、到了景點亂拍照”的中國式旅游,依舊盛行。 然而,即便明知如此,依舊有大量游客受困于假期稀少、難以休假,不得不前赴后繼。春節,本是合家團圓、拜年祈福的日子。春節出游,除了社會文化變遷之外,多少夾雜著一些“平日不得游”的欷歔。春節將過,唯愿新的一年,“修行”在平時,休閑亦有時。 |
相關閱讀:
- [ 02-07]春節假期收官:返程高峰經受考驗 高檔消費遇冷
- [ 02-07]春節期間出境游持續高溫 境內赴海南游客漲近四成
- [ 02-07]揭秘假日辦:只在假期抽調人員 節后各回原單位
- [ 02-06]春節黃金周福建旅游吸金69.89億元 自駕游成亮點
- [ 02-06]春節黃金周福州旅游吸金8.59億元 鄉村游異常火爆
- [ 02-06]北京春節旅游消費44億 廟會接待量創歷史新高
- [ 02-05]春節旅游流行“私人訂制” 主題旅游成新寵
- [ 02-05]組圖:春節黃金周三亞變“堵城”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