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談“治霾在行動” 大氣污染不僅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生產生活,也讓經濟發展成果成色銳減。是繼續在“十面霾伏”中聽取“咳聲”一片,還是痛下決心,只爭朝夕,大力治理,答案不言自明。 防治大氣污染,不僅是我們不愿意也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是順應民意期待,保護群眾利益的迫切要求。環境容量有限、資源承載力不足,已成為我國新的基本國情。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和能源資源消耗持續增加,大氣污染防治壓力還將繼續加大。繼續走高投入、高排放乃至于高污染的路子,只會窒息我們的發展前景,遑論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 多措并舉、綜合整治是防治大氣污染的關鍵。環保工作的難點在于如何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我們必須以“鐵的決心、鐵的手腕、鐵石心腸”,堅決治理,以PM2.5、PM10濃度下降和促進空氣質量改善為主要目標,全面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的各項任務措施。要堅定走綠色發展道路的理念,鐵腕出擊來整治污染,努力不再欠“新賬”,并且要多還“老賬”。要加大整治力度,堅決淘汰落后產能,認真抓好2014年節能減排工作,確保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促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實效。 明確責任、強化考核是防治大氣污染的保障。長期以來,一些地方過度追求增長速度,忽視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產能過剩的問題,盲目規劃建設“兩高一資”項目。防治大氣污染,要將污染物減排考核與地方官員政績考核掛鉤,從根本上扭轉“惟GDP論”的政績觀。政府和相關部門要簽訂目標責任書,認真實施“一把手”負責制。對于治理大氣污染工作不力的單位和人員,必須嚴格問責。 治霾在行動。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從中央到地方都出臺了嚴厲的防治行動計劃。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更是明確設定了“治霾時間表”。全國31個省(區、市)也于日前與環保部簽下責任書,立下“軍令狀”,明確了各地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進一步落實了地方政府環境保護責任。 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防治大氣污染固然無法畢其功于一役,但只要全社會積極行動起來,我們離美麗中國的目標就又近了一步。 |
相關閱讀:
- [ 01-09]治霾“軍令狀”別虎頭蛇尾
- [ 01-06]治霾,城建需有度
- [ 12-19]“治霾戰役”不能讓油品質量拖后腿
- [ 12-09]霧霾連片“搶頭條” 治理應超越單干
- [ 11-06]治霾還須多管齊下
- [ 10-24]第十七屆京港洽談會開幕 北京治霾尋合作
- [ 05-08]陜西開出治霾藥方:“清肺、強腎、治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