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微信紅包”著實引領了一把過年新時尚。互聯網金融給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工作生活帶來諸多利好,其帶來的挑戰也值得相關方面高度重視和認真對待。 今年春節,“微信紅包”最搶眼。據相關統計,從農歷除夕到正月初一,參與搶“微信紅包”的用戶超過500萬,平均每分鐘有9000多個紅包被領取,每個紅包幾元錢甚至幾分錢不等,著實引領了一把過年新時尚,也催生出千百萬計的移動支付新客戶。 根據“微信紅包”的設計要求,無論發紅包還是搶到紅包,都必須和自己的銀行卡綁定,開通微信支付才能順利提現。這時就有不法分子盯上了這個環節,在微信中炮制假冒的紅包鏈接,讓人們在節日搶“微信紅包”時不得不提前做好防毒防騙防木馬等安全措施。 “微信紅包”無疑是互聯網金融產品創新的一個突出代表。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金融新產品如雨后春筍般迅猛生長,P2P信貸、網絡小額貸款、第三方支付,金融機構線上平臺等,已快速成為具有較大規模和影響力的業態。互聯網金融給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工作生活帶來諸多利好。比如,該融資模式使資金供需雙方能夠直接交易,簡化其他金融服務模式必需的中間環節,大幅減少交易成本;作為新型金融服務模式,讓中小企業融資、民間借貸、個人投資渠道等問題變得容易解決;可以同時進行雙方或多方的各種金融產品交易,供需方均有公平的機會,效率非常高;正在成為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有效方式,并讓普通老百姓通過互聯網就可以進行各種金融交易,便捷交易帶來的巨大效益更有社會普惠意義…… 然而,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挑戰同樣值得重視和認真對待。 首先對商業銀行來說,已經實實在在分流了其資金流和客戶流,對原有的經營模式、盈利模式和生存模式等帶來重大沖擊。這就需要商業銀行積極主動創新,比如,將傳統業務與互聯網進行融合,為客戶提供便利的服務;與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合作,共同發展;建立自己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提高金融服務能力。 其次從金融安全方面來看,僅最近幾天,有4家網貸平臺被爆出支付危機。此前,國內已發生多起網絡信貸公司“跑路”事件。傳統商業銀行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已建立起來較為嚴密的風險控制系統,而短時間崛起的互聯網金融,則缺乏應有的風險管控體系。由于市場參與者大眾化,一旦發生涉及面廣的風險問題或個人信息泄露問題,且得不到及時妥善處理,就容易對金融市場、經濟環境甚至社會穩定造成影響。 再次就是其對金融監管帶來諸多挑戰。互聯網金融的虛擬化、跨國界經營、高技術裝備水平、法律法規不完善等,使其風險管理更復雜,監管難度更大。現有的金融監管體系對互聯網金融存在一定監管缺位問題。毋庸置疑,與傳統金融一樣,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需要監管,風險較高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品種更需要監管。而監管的核心,仍在于風險防范和管控。 此外,貨幣政策執行所面臨的難度和挑戰也不容輕視。長期以來,我國貨幣政策重點監測、分析的指標和調控的中間目標是M2和社會融資總量。由于相當一部分互聯網融資交易游離于央行金融統計之外,使得社會融資總量越來越難以準確反映金融與經濟關系。從現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看,貨幣政策很難傳導至互聯網金融,這就會影響貨幣政策的調控效果。因此,亟需建立健全以利率價格傳導機制為主體的市場化調控與傳導機制,更加注重運用利率傳導機制進行適時調控,以提升調控效力。 |
相關閱讀:
- [ 02-05]搶紅包軟件安全堪憂 微信紅包“綁卡”惹是非
- [ 02-05]微信“搶紅包”意外瘋傳 馬云斥其為"珍珠港偷襲"
- [ 01-31]除夕夜482萬人微信搶紅包 最牛網民搶到869個
- [ 01-23]微信群眾,避無可避的糾結
- [ 01-16]福州男子酒后微信搖艷遇 12萬元名表被盜后悔不已
- [ 01-06]男子用微信“約炮”12歲少女被判緩刑
- [ 01-01]福州市公安局官方微信上線 及時傳遞警務資訊
- [ 12-31]微信商家送禮營銷日“失控”“集贊”成“集罵”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