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節目單曝光,一首由馮小剛導演“命題作文”的歌曲《群發的短信我不回》,在微博上引發網友們激烈討論。春節拜年,收到群發短信,你回還是不回?馮小剛曾表示,最煩過節群發短信,走形式沒意思。可不少網友卻認為,人家發給你表示記得你,不回顯得缺禮貌、沒人情。(1月23日《揚子晚報》) 群發短信回不回?在春節來臨之際,因為一首即將上演的歌曲,竟然成為一個熱議的話題,甚至有人對此頗為糾結,但在我看來,這其實大可不必。 亞里士多德曾說過:“一個成年人不可能不與人打交道,一個不跟人打交道的人,他不是一個神,就是一只獸。”如何維系與拓展人際關系,是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實,節日里群發的短信,也是當下人際交往的一種方式。 信息化時代,隨著信息技術不斷進步,人們交往的半徑空前拓展,人們在工作生活中交往的對象之多也是以往任何時代無法想象與辦到的。每個人的手機里、QQ中,逢年過節需要問候的人,自然也會成倍增加。于是,利用信息技術,更方便快捷地進行節日問候,也成為一種比較有效率的選擇。這種方式,又在彼此影響中固化為習俗。因此,節日里問候與祝福的群發信息,成為大家手機里最常光顧的主力軍,成為大眾常見的選擇,也有其內在的邏輯。 當然,講求效率的背后,對應的是個性與人情味比重的大大降低。更有甚者,群發的短信后面,有的群發者自己的名字也沒有寫,導致被問候對象也不知是誰發的信息。類似的情況,讓許多人感到這樣的問候過于“廉價”,不夠真誠,于是對群發短信持懷疑與保留態度,也是情理之中。 事實上,你回與不回,群發短信都會出現在你手機里。視節日的群發短信為洪水猛獸,斷然拒絕也沒有必要。現實生活中,我們都希望得到真誠的祝福與問候,但也很難拒絕基于社交需要和信息傳播技術變革基礎上的問候與寒暄。只是,如果真的不喜歡、不認同這樣的群發信息,我們完全可以選擇我們認可的方式,去證明自己和影響別人。 |
相關閱讀:
- [ 12-11]騙子群發短信詐騙 騙得25萬贓款未分即被抓
- [ 09-22]物業群發短信“恐嚇”業主:凌晨1點上門催繳
- [ 05-15]學生不洗澡遭老師群發短信點名批評惹爭議(圖)
- [ 02-17]漳州消防春節期間群發短信12萬條
- [ 12-04]湖南副局長群發短信舉報副縣長 紀委稱失實(圖)
- [ 12-04]湖南副局長群發短信舉報副縣長 紀委稱失實(圖)
- [ 09-02]學生收到群發短信 家長質疑學校按身份分等級收費
- [ 08-19]印度種族沖突致近80人死亡 政府禁止群發短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