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才是真正的“蝗蟲”
www.shockplant.com?2013-11-11 16:54? 張楠之?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近日,北京地鐵公司官方微博“北京地鐵”發布了一張座椅和地上滿是廢紙的地鐵車廂內照片,稱這是“‘蝗蟲’過后的10號線,一片狼藉”,并稱“北京首都的寬容大度為人稱道,但有時候寬容過了頭也是最大的詬病。對于惡意破壞北京首都的行為,我們只想說‘這里不歡迎你!’”(11月10日《南方都市報》) 很顯然,“北京地鐵”所說的“蝗蟲”,并非真正的蝗蟲,而是人。在這微博所處的場景下,“蝗蟲”指的是在10號線上亂扔廢紙等垃圾的人。但從其微博內容來看,“蝗蟲”所指的卻又不是特定的亂扔垃圾的那幾個人,而是某個群體,某個被“寬容過了頭”,有著“惡意破壞北京首都的行為”,被“北京地鐵”所代表的“我們”不歡迎的群體。或者如一位網友所言,“北京地鐵”所說的“蝗蟲”指的就是外地人。 “地京地鐵”該條微博所屬的話題為“文文明明與你牽手”,其自己給該微博設定的主題則是“地鐵文明大家談”,也就是說,其在該條微博中所談的,是有關“文明”的話題。誠然,在地鐵這樣的公共場合亂扔垃圾,不是什么文明行為,但是,將這些做出了不文明行為的人命名為“蝗蟲”,更是徹頭徹尾的不文明行為。 如果不文明行為也可以按程度輕重排個序的話,說別人是“蝗蟲”的不文明程度,要比亂扔垃圾的不文明程度嚴重得多。因為,后者涉及的只是單個個體的某種行為,破壞的也只是某個特定的場所的環境衛生,但前者涉及的卻是某個個個體或群體的思想意識,傷害的則是特定或不特定群體的感情,甚至有挑動不同群體之間矛盾的嫌疑,其不文明程度自然更大。 發達地區的某些人和某些行業,基于某種有來由或沒來由的優越感,而對來自其他地區的人,甚至對本地區某個特定群體所表現出來的傲慢與偏見,才是最大的“蝗蟲”。這種傲慢與偏見,阻礙了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流,增加了不同群體之間的隔閡,挑動了不同群體之間的矛盾,自然增加和激化了社會矛盾,對于社會和諧來說,其危害是極大的。 作為公共服務提供者,“北京地鐵”沒有權利挑選被服務者,更不能侮辱被服務者。使用如此不文明的語言,卻來大談文明,批評別人的不文明行為,使用如此不寬容的話語,卻來大談寬容,并且自詡“寬容過了頭”,只能說明“北京地鐵”并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文明,什么是真正的寬容。 公共場所亂扔垃圾之類的不文明行為需要曝光、批評、教育,甚至需要建立在法律法規基礎上的懲罰,但是,深藏于某些人特別是某個公共服務提供者意識中的充滿傲慢與偏見的不文明意識,更應該被譴責和懲罰。否則,任由這種意識存在、泛濫,對社會的和諧發展,有害無利。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11]北京地鐵罵乘客為蝗蟲:不僅是嘴臟
- [ 11-11]地鐵文明不是這樣“談”出來的
- [ 11-11]北京地鐵官微將乘客比作蝗蟲續:官方刪微博 暫未回應
- [ 11-11]北京地鐵:“蝗蟲”過后地鐵10號線一片狼藉
- [ 11-11]媒體:北京地鐵稱不文明者為“蝗蟲”失了分寸
- [ 11-11]北京地鐵稱不歡迎“蝗蟲” 回應:系小編輯所發
- [ 11-06]地鐵站旁“垃圾樓”影響行人
- [ 11-04]新國標規定地鐵行駛1萬公里故障不超0.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