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內貶值是一道民生考題
www.shockplant.com?2013-11-05 16:20? 胡 藝?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在生活中,人們感覺到在國內,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而在國外,人民幣越來越值錢。其實,前者是講人民幣在國內的購買力,后者則關涉匯率。錢越來越不值錢呢?”數據顯示,大米8年期間年平均上漲9.2%。就購買大米的能力而言,與2005年的1000元相比,2013年的1000元已縮水至576元,即人民幣對內貶值了。(11月4日《中國青年報》) 雖說人民幣對外升值對于同胞出國消費有利,但是人民幣對外升值只是一個匯率觀念,并不會提高國內民眾的現實購買力。對于基本不出境消費的人而言,人民幣升值的好處基本體會不到。相反,人們對人民幣對內貶值的感受真真切切。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1%。近幾年公布的CPI上漲鮮有超過5%的月份與年份。但是民眾對此難以感同身受,普遍感覺“錢不經用”。大米8年期間年平均上漲9.2%,1000元已縮水至576元,就是佐證。物價長期高位運行,通脹壓力尚存,自來水、天然氣漲價,電價階梯式改革,掣肘了民眾生活質量提高。以食品為龍頭的物價持續上漲給民眾帶來很大的生活壓力。再加上中小企業面臨發展困難,不少居民收入水平滯后于經濟發展速度與物價漲幅,貨幣購買力下降,民眾生活質量與消費信心受到了沖擊。 針對于此,相關部門出臺政策措施,在繼續平抑物價的同時,做好“提低”工作。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顯得十分重要。用人單位也要拿出為職工漲工資的誠意與行動。 當然,工資到底該不該漲,如何漲,需要政府做出一攬子的制度安排,有待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公平的勞資平臺上協商與博弈。政府提出工資倍增計劃,劃定工資指導線,是一條途徑,但是政策關鍵在執行。全面落實工資集體協商制度,通過政府的強大執行力督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讓勞動者工資與企業效益、經濟發展同步,把物價甩到收入的背后,十分重要。 但是,有消息說,醞釀已久的《工資條例》受到了企業抵制,理由是企業不景氣,稅費負擔過重。在2012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上,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表示,如果不偷稅漏稅,九成企業可能倒閉。表面上看,這種觀點有點聳人聽聞,但是也道出了企業稅費負擔過重,特別是中小企業生存艱難的現實。 因此,政府應該通過實際行動幫扶企業。特別是經濟效益不好的企業與中小型民營企業,要讓他們給員工漲工資,政府更應體現責任擔當。筆者注意到,中央出臺了一些減稅措施。比如,上調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對金融機構與小型、微型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對微型企業免征22項行政事業類收費。對月銷售額2萬元以下小微企業免稅。等等。但是從企業發展現狀來看,中小企業壓力仍然很大,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還須繼續加力。 此外,政府還要給企業提供資金、技術支持,破解部分民營企業的融資難題,避免部分小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老板“跑路”。通過減稅、融資等幫扶努力,幫助中小企業、困難企業提高競爭力與利潤空間,有利于企業產業升級換代,應對經濟轉型,也有利企業擺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加薪困擾,消解民眾的物價焦慮感。 政府在“提低”的同時,還要“限高”。人社部發布的2011年《中國薪酬發展報告》顯示,我國企業工資分配的結構性問題突出,企業高管收入增長偏快,部分高管水平過高。部分行業工資水平增長過快,水平過高,部分行業企業高管年薪上千萬元。而兩成職工五年未漲工資。因此,對于效益好、工資高的企業尤其是國企高管,政府要加強收入分配調節,打破既得利益格局,規范企業高管薪酬,抑制部分行業企業工資水平過高、增長過快的趨勢,縮小貧富差距。 政府除了做“加法”以外,還要做“減法”。比如,壓縮“三公消費”與行政經費,切實管好豪華樓堂館所;再比如,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公共事業投入,補齊公共服務與社會救助短板,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也是在幫助民眾緩解人民幣貶值的壓力。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5]如何看待人民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
- [ 11-04]江西省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總額超320億元
- [ 11-04]專家談人民幣對內貶值:6年間1千元縮水至576元
- [ 11-04]人民幣上的真實人物景點
- [ 11-04]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范圍覆蓋全球98%國家和地區
- [ 11-01]人民幣設計者:女拖拉機手不是“人民幣女郎”
- [ 10-30]"人民幣女郎"病危就醫 為新中國首位女拖拉機手
- [ 10-25]人民幣即期匯率連破四關口 逼近“5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