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民生巷議 > 正文

應追問“求情函”背后的權力干預

www.shockplant.com?2013-10-23 07:47? 熊  志?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2010年10月30日,太原市晉源區古寨村發生違法強拆事件,一村民被強拆者棒擊致死。今年9月,太原市中院依山西省高院裁定重審此案。死者家屬、復旦大學在讀博士孟建偉在庭審時發現了兩份由事發當地政府發給兩級法院、請求“慎重量刑”的函。(10月22日《新京報》)

案件的重審量刑是否受到了“求情函”的干預,現在不得而知,不過原定的重審日期被推遲,這不能不讓人產生懷疑。不管當地法院是否對行政權力實行了有效隔離,政府向法院發函求輕判之舉,都將會被視作行政干預司法的典型案例。

如果把這種典型意義安放在強拆背景下,區政府的求情行為更為可疑。案件調查最終確認拆遷公司委托沒有拆遷資格的保安公司組織強拆,但孟家最關心的“誰是指使或雇用柒星保安公司強拆行兇的幕后主謀”,至此都沒有答案。需要追問的是政府部門到底有沒有利益牽涉?當“強拆幕后主謀”成為懸案時,誰是替罪羊?

在現行的司法運作模式下,司法機關的人事、經費都要受制于政府,法院進行獨立審判理想的實現,實際取決于司法機關自身確立對行政力量的免疫力。在這個意義上,追問晉源區政府為何替被告求情,顯得更為必要。

如果對“求情函”的批判僅僅止步于政府介入司法的不合理,那么實現了對個案的糾偏之后,在遇到強拆涉及政府且利益錯綜復雜的案件時,行政力量對于司法斷案的干預沖動,還將繼續存在。而且,在這種不受節制的干預沖動之下,終將還會有成文甚至不成文的“求情函”,悄悄地對司法審判實行權力干預。(熊志)

  • 責任編輯:林錦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頁面無法找到
 
頁面沒有找到,5秒鐘之后將帶您進入首頁!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蜜桃 | 日韩亚洲经典视频在线观看 | 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 | 亚洲一级在线免播放观看 | 亚洲A∨电影免费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