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禁令之下,還有哪些人在頂風違規?
www.shockplant.com?2013-09-22 18:04? 黃國勝?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今年的中秋節是中央整“四風”以來的第一個傳統節日。法晚記者盤點發現,從今年8月底到9月16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中央紀委先后5次提及“剎住公款送月餅送節禮、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風,專家表示,無論從密度還是力度,歷史上尚屬首次。(法制晚報9月20日) 然而,仍然有一些不怕死的,依舊頂風違規。 9月20日《新華日報》報道,在南京河西一家機關單位對面的五星級酒店,記者在前臺看到6箱白酒、幾盒月餅及鐵觀音茶葉。“都是客人寄存的。”接待人員倒是直言不諱,“有沒有政府機關的我們不清楚,反正一般是A來寄存東西,留的是B的姓名和手機,說B回頭會來取,而且很多都是司機來取。” 傳達室、酒店紛紛代收禮品,更有報道,有直接請快遞公司送禮的。過去,給領導人送禮,一般不想讓任何人知道,而如今在高壓之下,領導們也家門緊閉,不敢公開接待送禮之人,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送禮的可謂心機用盡,花樣翻新的隱秘手段,給“兩節”送禮、請吃披上“隱身衣”, 也真難為了辦事之人,筆者不明白的是,何以在中央三令五申之下,到底還有多少勇夫?何來的霸氣?竟然敢于頂風違規呢? 《人民日報》9月18日報道:記者輾轉拿到一家知名家電企業的2013年中秋客戶關系維護計劃。該計劃顯示,今年送禮范圍不僅沒有縮小,反而在春節“公關維護”的基礎上有所擴大,涉及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成都5個區域,總計人數360人,其中僅某一個機構部門就需要送出280多份禮物。“送三四百人其實不算多,我們企業全國要維護幾千人。”一家民營企業的負責人方先生說,相關的政府部門和老客戶都要“打點”,一般部門領導送3000到5000元,部門里的關鍵崗位1000元,部門里的普通聯系人500元。 揚子晚報9月18日訊,中秋節前幾天,在泗洪縣人民政府辦公大樓院內,泗洪縣政協辦公室一公車駕駛員從自己駕駛的公車后備箱內取出酒和其它物品送到大樓內部,被宿遷市紀委暗訪人抓個正著。在沭陽龍鳳家具城附近,沭陽一單位車輛向上級單位車輛搬運禮品時,包括兩箱5A級夢之藍、兩條軟中華香煙,這些禮品也被暗訪組當場暫扣。泗陽一單位駕駛員則駕著公車購買禮品,也被暗訪組當場發現。 中國是禮儀之邦,節日的禮尚往來,本也是無可厚非,然而,上述曝光的案例,應該均是慷國家、集體之慨,從送禮的單位領導角度來看,看似為了尊敬上級領導,事實上,卻是害了自己,也害了領導;又看似為了自己單位的利益,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大都維系的是個人之情,試想,你單位送禮給領導了,領導記著的難道不是這個送禮單位的領導之名嗎? “禁令”之下,違規不絕,無論是送禮者,還是收禮者,大多抱有僥幸心理,還有些領導干部總認為不會那么倒霉被查到,更有甚者有些領導狂妄自大,自視職位高、有背景,即使被曝光也能“擺平”。其實,說到底就是這些當權者缺少源自內心深處的敬畏,對規則的敬畏。 日前南京市紀委統一規定:“根據有關規定對經查證屬實違反中央紀委‘四個嚴禁’的黨員干部,一律先免職再調查處理,并視情追究所在單位主要領導責任。”愚以為,這才是一劑猛藥。 其實,要遏制腐敗頑癥,應該健全和完善道德自律、社會監督和制度約束“三位一體”的防控體系,頑癥還需“猛藥”醫。在中央規定的基礎上,各地應通過建立剛性的、細化的制度來約束,加大監督力度,對違反禁令的,要有相對明確、統一的處罰規定,而且處罰要具有威懾力,從道德層面受到譴責,從制度層面受到嚴肅處理,讓違規者在社會監督下無可遁形,使其不敢犯,不想犯,以至到最后不愿犯,這才是最理想的治理效果。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22]限制公款送禮影響黃牛生意 卡販節日收入減半(圖)
- [ 09-20]電商禮品卡成中秋節送禮新選擇 發票內容任選
- [ 09-18]雙節前廣東各地公款送禮公款吃喝得到有效遏制
- [ 09-18]中秋送禮,“送得少了隱蔽了”
- [ 09-18]公款送禮披“隱身衣”,值得警惕
- [ 09-18]中秋送禮,“送得少了隱蔽了”
- [ 09-18]送禮穿“隱身衣”沒什么“神奇”
- [ 09-17]“兩節”送禮花樣翻新:網購+快遞 發票隨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