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時政觀察 > 正文

兩高釋法重在是否主觀故意

www.shockplant.com?2013-09-11 08:43? 王云帆?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我們應樂見這份司法文件在實踐中能迅速校正“打謠”行動的偏差,并確保國家法的統一適用。

很少有一份司法解釋如此引人注目。“兩高”于9月9日公布的《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共只有10條,卻在發布當天就引爆輿論,并吸引眾多網友圍觀。

從內容看,司法解釋試圖通過厘清信息網絡發表言論的法律邊界,為懲治利用網絡實施誹謗等犯罪提供明確的法律標尺。對于當下仍處在“進行時”的集中打擊網絡謠言行動,司法解釋無疑具有極強的針對性。我們應樂見這份司法文件在實踐中能迅速校正“打謠”行動的偏差,并確保國家法的統一適用。

比如,網民最關注的網絡“誹謗罪”,司法解釋從誹謗信息被點擊、瀏覽、轉發數量,以及誹謗行為造成的實際危害后果,誹謗行為人的主觀惡意等方面,明確了入罪標準。但一些媒體卻將此條款濃縮為一句“誹謗信息轉發500次以上,或點擊、瀏覽達到5000次以上即入刑”。事實上,這種截頭去尾的“微博式表達”在很大程度上曲解了司法解釋的原意,也引發了網民的誤讀,甚至有“微博大V”以“求轉500次”的方式對司法解釋表達異議。

但事實上,“誹謗信息轉發500次以上,或點擊、瀏覽達到5000次以上”只是對“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具體列舉之一。換言之,它只是對“情節嚴重”提供了一個操作性很強的客觀標準。而是否構成誹謗罪,不但在客觀方面需符合“情節嚴重”,在主觀方面還要“明知”。刑法已明確構成誹謗罪必須是“直接故意”。如果行為人不知道是他人捏造的虛假事實而在網絡上發布、轉發,即使對被害人名譽造成一定損害,也不構成犯罪。

司法解釋對于誹謗罪標準的具體化,在世界各國的立法實踐中并不孤獨。美國就在著名的《紐約時報》訴沙利文案中,確立了“實際惡意”原則——原告要想勝訴,必須就誹謗者帶有“事實上的惡意”進行舉證,而這種舉證相當困難。

最高法新聞發言人孫軍工對司法解釋的說明,也佐證了司法解釋試圖在維護公民言論自由和打擊網絡制謠傳謠上,努力尋求平衡。孫軍工特別強調,“廣大網民通過信息網絡檢舉、揭發他人違法違紀行為的,有關部門應當認真對待,負責任地核實,及時公布調查結果。即使檢舉、揭發的部分內容失實,只要不是故意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或者不屬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而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就不應以誹謗罪追究刑事責任。”這一表態,無疑是給那些擔憂司法解釋將帶來網絡反腐大蕭條的網友的一個定心丸。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頁面無法找到
 
頁面沒有找到,5秒鐘之后將帶您進入首頁!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人成在线不卡网 |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中文 | 亚洲综合婷婷网 | 新国产免费剧情Av | 亚洲欧美清纯另类日韩中文字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