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消費者權益助推企業“提檔升級”
www.shockplant.com?2013-08-28 08:08? 楊于澤?來源: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草案26日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審,修改重點包括完善無理由退貨制度、保障消協履行職能、加大懲罰性賠償力度等方面。從二審稿來看,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力度在加大,但在審議中,仍有人主張對消費者的權利進行限制。 限制的理由,是擔心消費者構成“權利濫用”。比如說到“無理由退貨制度”,有人擔心消費者把購買的衣服穿一段時間再退回去,或者擔心有同行競爭者惡意買進再無理由退貨。又比如,有人擔心消費者公益訴訟權濫用,所以主張只允許消協有權提公益訴訟。 其實這種擔憂是沒有道理的,目前消費者的力量與企業力量處于一種嚴重失衡狀態,消費者權益受損一直是一個嚴重問題。各種產品安全質量問題不勝枚舉:食品不安全,包括嬰幼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汽車質量問題,藥品質量問題,不一而足。然后是消費者的健康權利受損,曾經的三聚氰胺奶粉,使許多嬰幼兒成為受害者。 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加大政府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力度,而且要把它放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消費者權益保護,從概念來講,是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和服務時,由政府和社會確保其消費權益的思想和行為。它意味著一個嚴密的法律體系,也意味著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把保護消費者權益作為政府的一項“本職”甚至“中心工作”。 現代是一個轉折的時代:以前搞計劃經濟,國家、企業和個人三位一體,不存在獨立的消費者權利;現在市場體制確立,企業與消費者利益分化。但在招商引資的宏大敘事中,政府強調的是“企業優先”:制定乳業新國標,就強調產業利益,于是降低原料乳的指標;想打擊“售假一條街”,又擔心商業蕭條;出臺了汽車召回制度,卻擔心汽車廠商的承受力。結果就是假冒偽劣盛行,劣幣驅逐良幣。 把消費者組織發動起來,讓他們參與市場博弈,其實不是企業的噩夢,相反有利于企業“提檔升級”。企業是機會主義者,只要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他們就會滿足于生產假冒偽劣。政府重視消費者權益的保護,企業就會為假冒偽劣產品付出市場和法律代價,這將會成為我國企業產品質量的倒逼機制。 有人可能擔心消費者權益會搞垮企業,但從國際經驗看,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在發達國家,消費者的力量很強大,但這種力量沒有搞垮企業,相反它推動了企業對產品質量安全的管理,使企業高度重視技術研發和創新。比如美國道康寧公司,曾經生產硅膠隆胸產品,受到48萬隆胸婦女索賠數十億美元,但現在,它已經是世界上最具創新力的化工企業之一。 在中國,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肯定對企業產生深遠影響,而且總體上將是積極的。“三鹿”因為消費者維權而垮掉了,但劣質企業死掉,正是優秀企業成長的機會。市場壓力,最終將轉化為企業加強產品質量管理的內在動力。 現在我國經濟面臨“提檔升級”,在經濟的微觀層面,就是企業的“提檔升級”。長期以來,企業滿足于訂單生產,始終處于國際產業價值鏈低端。企業轉型的時代會來到,消費者保護的浪潮,會將一批“中國制造”推向國際產業鏈的價值高端,并有望成為國際知名品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25]航天員功能飲料配方轉讓 預計明年消費者可購買
- [ 08-17]非中規車漸受消費者青睞 上牌難上險難選購需謹慎
- [ 08-14]恒天然消費者可主張懲罰性賠償 海外代購維權難
- [ 08-13]有一種無奈叫消費者舉著橫幅“討伐”
- [ 08-10]恒天然問題產品召回信息不明 消費者申請公開透明
- [ 08-09]消費者興趣"轉到小而精" 連鎖大賣場遭遇利潤瓶頸
- [ 08-08]重罰壟斷乳企,消費者能否得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