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懸賞十萬”求舉報,誠意幾何?
www.shockplant.com?2013-02-18 15:52? 銀 盛?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近日網絡熱議“濰坊許多企業將污水壓到一千多米的水層污染地下水”,濰坊市回應稱,已排查715家企業,暫未發現問題。并稱濰坊將實施有獎舉報,最高獎勵10萬元。 不僅在濰坊,在全國多個地方,一些無良企業用高壓泵將污水直排地下或江河中,已不是什么秘密。早在2010年《半月談》刊發的《地下排污:致命威脅悄悄逼近》中,就報道了污染企業用高壓泵將大量污水直接注入地下問題。但一直以來,這種情況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不僅讓附近民眾生活于危險之中,而且還引發了惡性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去年春節期間廣西龍江河鎘污染事件,肇因就是一家企業將污水直接排入地下溶洞。 這次濰坊說是“排查”了700多家企業,都“未發現問題”。接著,又以“懸賞”表“誠意”,表面看起來是要下定決心“治污”,但總讓人感覺是在“耍賴”:誰說有人在我們這排污,把證據拿出來呀!退一步講,即便當地真是誠心誠意求線索,這也是一種“排查”走過場、坐等線索上門的“懶政”做法。 企業違法排污,赤手空拳的老百姓能發現問題,人生地不熟的外地記者能發現問題,而長期在本地、掌握先進設備、擁有強勢調查權的監管部門卻“未發現問題”,而且不是一天兩天是幾年,這就奇怪了。 監管部門為什么“未發現問題”?可能是“不會”發現問題。違法排污企業會根據形勢及時調整“手段”,如把白天排污改成夜間排污,把工作日排污改為公休日排污,把直接向地表排污改為用高壓泵將污水注入地下深水層。一些監管部門恐怕沒有企業那么“勤勞”,傳統調查方法不管用,但還堅持用,這樣的“執著”,既可“交差”,又省事,何樂不為?實在不行,就“懸賞”,反正自己不用掏腰包,納稅人的錢,隨便花! 毋庸置疑,企業地下排污猖獗根在監管乏力。監管部門是真的“沒有發現問題”,還是不想“發現問題”?正如環保部長周生賢去年在紀念世界環境日高層論壇上說的那樣:有的地方領導當面說環保重要,背后還是GDP掛帥。而公眾所不能接受的,恰恰是這種不想為、不作為、亂作為。 銀 盛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