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孩子需要"接" 農民工孩子誰來"送"
www.shockplant.com?2012-09-21 16:09? 童志平?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深圳一校車只接“有背景”小孩。張先生的孩子在深圳龍華中心小學就讀低年級,他發現學校有一部校車每天接送學生上下學,于是他和一些家長希望讓自己的孩子也乘坐校車,但是得到的答案卻是“校車不接送學生”。他們調查發現,每天乘坐校車的孩子都有“特殊”背景,一部分是老師的子女,一部分是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的子女。為此,張先生和其他家長均表示疑惑:為什么老師和公務員的小孩就有特權?龍華中心小學辦公室的陳主任表示,校車是龍華街道配的,“主要負責接送東和花園的學生,基本上都是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的小孩,因為政府部門像公務員、職員平時都比較忙”。(9月19日《東南早報》) 這不禁讓人想起上月網上刊登河南鄭州農民工子女入學被要求測智商的消息。鄭州建設路三小最初以基礎太差為由拒絕接收孩子入學,后又提出進行智商檢測,過關方能入學。盡管在網絡媒體強大的輿論壓力下,事情得到了解決,小航航最終跨進了鄭州建設路三小校門,但無疑又一次造成了“農民工之傷”。 “公務員平時都比較忙”,所以要“接”,那農民工兄弟忙找學校幫孩子入學的時候,是否又有人能夠幫助“送”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特有的城鄉二元結構造就了數量極其龐大的“農民工群體”,同時催生了“農民工子女入學”、“留守兒童”、“農民工戶籍”等一系列社會問題。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全國農民工總量已超過1.2億,他們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力量,往往從事著最臟、最累、最危險的工作,他們渴望融入城市、得到這座城市的認可,渴望用自己辛勤的勞動讓子女享受高質量的教育。從2005年出臺的《關于廢止〈農村勞動力跨省流動就業管理暫行規定〉及有關配套文件的通知》、《農民工維權手冊》到《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再到開展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集中整治。政府采取了許多積極的措施解決農民工問題、保障農民工權益,讓他們能在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的同時,享受隨之帶來的成果。然而社會依然沒能表現出足夠的愛心和誠意來和農民兄弟坐下來享用一塊“蛋糕”,農民工在城市遭到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社會排斥。如果說“農民工之傷”沒有表現出足夠的愛心和誠意,那么校車只接“有背景”小孩則表現了一些人的特權思想,部分“特殊群體”試圖用種種理由為自己建立一種特權,謀求私利,正在失去與廣大群眾的血肉聯系,這是極其危險的。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17]如果民意左右不了日益泛濫的公車消費,這樣的調查就沒有多少意義。
- [ 09-14]懲罰“裸體執法” 別成了關門打孩子
- [ 07-16]贊美是給孩子的最好的愛
- [ 06-07]流浪的孩子可以不回家嗎?
- [ 06-05]誰來給我們的孩子看病?
- [ 06-04]武斗家長,切莫忘記自己的身份!
- [ 05-31]是什么導致了“八成孩子不快樂”?
- [ 05-30]《兒童學習指南》幫不了孩子健康成長
- [ 05-16]請別再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