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GDP的兩個“賬本”談起
www.shockplant.com?2012-06-29 17:02? 楚 欣?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據有關文章介紹,這些年來,地方的GDP之和總是超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GDP總值,而且超的數字還不小。這讓人感到奇怪,因為全國的GDP就是各省份GDP之和,二者應該一致,怎么會出現不同數字的兩個“賬本”呢?筆者以為,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的領導干部為了突顯政績,授意統計部門這樣做的。 什么最能代表政績?多年來似乎有個不成文的“共識”:經濟數字,特別是GDP。因此,有所謂“干部出數字,數字出干部”的說法。事實上,確實有某些干部為了得到提拔而不惜虛報GDP數字,并且蒙混過關、如愿以償,由此產生很壞的示范效應。這種現象一直被人們口誅筆伐。 否定將GDP等同于政績,并不是否定GDP的重要性,也不是說評價干部時一律不看經濟數字。經濟數字是要看的,但不能唯數字論,更不能被虛報的GDP所迷惑。不久前,習近平同志在全國組織部長會議談話中,特別強調干部的德。他指出,要把個人述職、民主測評、個別談話、民意調查、實績分析和年度考核、巡視監督、關鍵時刻考驗等多方面、多渠道的考察有機結合起來,全面、歷史、辯證地評價干部的德。這個談話為如何認識與選拔干部指明了方向,即看干部,最重要的是看他的德,而這個“德”的內涵非常具體,包括民意、實績與關鍵時刻的考驗等。 顯然,為了突顯政績而虛報GDP數字,是一種喪失黨性的表現,說通俗點即缺德。如果這種現象得不到有效遏制,我們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時,就會出現差錯甚至嚴重的失誤,受害的最終是國家,是老百姓。因此,杜絕GDP的浮夸現象,要從領導干部做起,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做事認認真真,態度老老實實,尤其是政績,絕不可虛報浮夸。統計部門則應認識到,統計的生命在于真實,要做到忠于職守,秉筆直書,不為權勢所用,使統計的數字經得起人民與歷史的考驗。這樣,中國的GDP,就不會再出現不同數字的兩個“賬本”,而是歸于一致。(福建日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