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 > 正文

“玻璃少年”還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嗎?

www.shockplant.com?2011-11-18 06:52? 徐娟?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頸椎病、情緒障礙、睡眠障礙……這些原來成年人身上常見的疾病,如今卻頻繁地出現在中學生甚至小學生的身上。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門診部接受的“玻璃少年”在5年內增長了3—5倍。專家指出,目前中小學生所面臨的學業負擔和學習壓力,讓越來越多孩子出現各種軀體和精神上的疾病,成為“玻璃少年”,很多疾病發病年齡都大幅提前。(11月17日《揚子晚報》)

前不久,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負責人透露,從1985年開始,中國進行了5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結果顯示,近二十年在來,我國青少年的體質在持續下降。最近一次調查表明,學生肥胖率在過去五年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視的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為76%,大學生高達83%。面對調查結果,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云曉不無憂慮地說:“成績高分、身心‘軟骨’的孩子,難以擔當民族脊梁的重任。”此言發人深思。

應當說,青少年的體質體能問題從國家到地方各個層面都是高度關注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9月份召開的全國教育電視電話會議上,教育部負責人提出把中小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情況與業績考評、評先評優直接掛鉤,甚至拿出了“一票否決”的殺手锏。但實際情況卻是收效甚微。個中原因公眾都心知肚明——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自然只能是抓了“智育”,丟了“德育”,扔了“體育”。

現在的關鍵是,我們不是缺乏發現這些問題的途徑和信息,也不是缺乏提高學生體能素質的政策和措施,而是缺乏觀念——“少年強則中國強”的強烈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缺乏作為——嚴格遵守各種法律政策的自覺行動;缺乏評價——先進科學、公正合理的教育評價體系;缺乏落實——落地有聲、問責到位的執行力。可以斷言,不下大決心、不花大力氣解決這些問題,“玻璃少年”現象還會不斷冒出來,還會不斷被社會所關注。

筆者寫這篇文章時,恰逢毛澤東同志“早上八九點鐘太陽”著名講話發表54周年。讓我們一起重溫偉人的論斷——“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言猶在耳、振聾發聵。孩子的隱患就是民族未來的隱患,青少年的體質影響著國家的競爭力。如果我們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卻培養出不少“玻璃少年”,他們還是“早晨八九點鐘太陽”嗎?還能承擔得起“早晨八九點鐘太陽”的重任嗎?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日本午夜视频黄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一级Av在线播放 |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人成 | 亚洲sss无整片在线播放 | 亚洲五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