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兩條熱門新聞,都是官方聲明。一條是媒體報道稱云南南盤江鉻污染導致周邊村民患癌癥,官方回應稱,無證據證明村民患癌與鉻渣堆放有必然關系。另一條是閩江出現大批死魚,面對污染指責,當地官方稱:經初步檢測,該水域并無污染。
鉻污染后許多村民患上癌癥,江面上出現成堆死魚——經驗告訴我們,這與污染有著千絲萬縷的邏輯關聯??墒牵瑹o論結果看上去有多大關聯,官方輕易就撇清了關系、推掉了責任,輕易就作出結論:病癥與鉻渣無關,死魚水域無污染。似乎已成習慣,一出事,官方必條件反射般回應:沒有問題,跟我們無關,媒體誤報了,臨時工干的。
官方總在抱怨,媒體和公眾有偏見——可很多時候,“官方難被信任”的責任真不在公眾那邊。就拿這個“死魚水域無污染”和“癌癥與鉻渣無關”來說,公眾實在找不到一個理由來相信這樣的官方結論。
死魚不一定就是污染造成的,癌癥也不一定就源于鉻渣——可官方要消除公眾這種合理且直觀的質疑,必須要讓有公信力的人、以讓公眾認為有公信力的方式、給出一個有公信力的結論。
讓有公信力的人站出來說話很重要,這是公信力的基礎。官方自說自話,即使理由再充分,證據再確鑿,也難免缺乏公信。兩邊的問題,責任都指向了官方,如果被證明村民癌癥與鉻污染有關系,當地政府難辭其咎;如果被證明死魚源于水污染,當地政府自然也有責任。
就拿寧德的死魚來說,出現死魚事件后,由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牽頭,福建環保廳、寧德政府等部門組成了聯合調查組——應該說,這個由上級部門和相關專家組成的調查組,還是有公信力的??伞八吏~水域無污染”的結論并不是調查組宣布的,而是由當事方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宣布的,自然缺乏公信力。從報道可以看出,水質仍待檢測,調查組尚在“全力以赴調查原因”,怎就輕易越權宣稱“無污染”了?
然后就是“以讓公眾認為有公信力的方式”進行調查。也就是,調查的方式要能夠說服公眾。看看曲靖“癌癥與鉻渣無關”的調查是怎么做出的呢?他們并沒有對那些患者和死者進行研究,僅粗略地統計了一下死亡率就輕率得出了結論。這些數字都是間接的,并沒有對患者進行相應的病理分析,并不能證明“患癌與鉻渣堆放沒有必然關系”。
最后就是結論本身要有公信力??稍颇虾透=ǖ倪@兩個結論,顯然是在玩文字游戲。什么叫“無證據證明”,什么叫“必然關系”?無非是以語言游戲來模糊兩者關聯,公眾是不是也可能將這個文字游戲改成:無證據證明村民患癌與鉻渣堆放沒有關系?福建也是一樣:經初步檢測,該水域并無污染,但江水溶氧量從上游往下逐步遞減——同樣是在玩偷換概念的文字游戲。
- 2011-08-22還有比“鉻污染”更嚴重的
- 2011-08-19鉻渣污染暴露監管與執法乏力
- 2011-08-18誰為鉻渣污染下的“癌癥村”負責
- 2011-08-17“鉻渣污染炸彈”需用政府責任拆除
- 2011-08-15瞞報劇毒鉻渣污染要有問責
- 2011-08-15鉻渣污染通報,緣何拖延兩月?
- 2011-06-09哈藥拿污染與政府討價 是何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