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 > 正文
朝令夕改的政策有損政府公信力
www.shockplant.com?2011-09-05 07:29? 青紅皂?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又到開學時,廣東的中小學校長們的辦公桌上“例牌”又會出現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關于“學生減負”的紅頭文件。校長坦言,之所以年年發,皆因年年做不到。與之相對的,就是近期頻頻涌現的“短命”政令:只執行了9天的江門“禁狗令”、8天即被叫停的“征收房產加名稅”;還有近期屢屢出臺又“落不了地”的行政令:“掛號不超10分鐘”,“關艙門半小時內必須起飛”……政令頻出,卻落得個朝令夕改,或“執行不了”的尷尬。專家指出,政令要慎出,與其讓政令“走過場”傷己傷眾,不如承擔讓老百姓催促解決的時間壓力。(9月4日羊城晚報)

在當前社會問題增多的情況下,政府靈活的制定各種政策,回應民眾的利益訴求,解決社會問題,無疑是政府提高行政能力,重視民意的表現。但政策制定的“速度”必須以政策制定的合理性為前提。不具有合理性的政策,制定的速度越快,執行的速度越快,帶來的損失就越大。并且,政策制定的不合理,沒經過實際調查,不具有現實基礎,還可能使政策的執行“癱瘓”,既浪費了資源,又損害了政策的公信力。

是什么讓政策制定不合理,最好不得不在群眾的呼聲中修改呢?其一,時間的倉促,讓政策制定缺乏必要的實際調查?!皼]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缺乏必要調查的政策是閉門造車,造成失誤在所難免;其二,政策在制定過程中,缺乏對民意的掌握。政策制定的部門,都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但僅僅依賴專業知識,而不對民意進行了解,最終可能因民眾的反對使政策流產。

毫無疑問,政策制定的靈活性,與法律相比,是其優勢。但是政策變動太快,讓老百姓感覺到無所適從,有損政策的公信力。很可能,即使是制定出很好的政策,科學合理,能夠惠民,但因為公眾的對其不信任,拒不執行,或者敷衍塞責,也就有了可能。畢竟,很多公眾認為,在形勢不明朗,政策說不定十天八天之后又會改變的時候,“靜觀其變”往往成為理性的策略。然而這種“靜觀其變”,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增加了社會上的不信任。

因為,政策的制定,要有快有慢,不能急于求成。在政策制定前,多走入基層,進行調查研究,多問政于民,傾聽民聲,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才能讓政策既惠民,又提高政府合法性。

責任編輯:林雯晶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最新永久观看在线 | 日韓無碼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 婷婷色五月亚洲国产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sa | 日本中文乱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