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民生巷議 > 正文
“乳”無遠慮 必有近憂
www.shockplant.com?2011-06-23 08:31? 魏英杰?來源:青年時報    我來說兩句

經歷過質量危機的國內乳制品行業,本應勇敢地面對挑戰,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可這些企業如今反倒坐在地上撒嬌,非讓政策再扶一把。持這種思維的企業,恐怕終究還是會在同樣的地方趴下。

前些日子,牛根生辭任蒙牛董事會主席,準備將大部分時間投入慈善事業。有網友打趣:“牛根生不做牛奶,就是最大的慈善了。”這個說法雖不無調侃成分,卻也從側面反映了中國乳業的公眾信任程度。

一個行業公眾信任度這么差,照理說相關企業更應當嚴格要求自己,以質量換取市場諒解。可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部分奶企不是痛定思痛,而是拋出了所謂“殺牛論”。在近日舉行的一個奶業論壇上,乳業新標準再度引發爭議。內蒙古奶協秘書長那達木德稱:如果現在就按照乳業發達國家的標準來執行,那么占總量70%的散養戶絕大部分都要倒奶、賣牛、殺牛。

且不說乳業新標準和國際標準仍有很大差距,也不說提高標準是否會嚴重影響養殖戶積極性——不妨按這位協會人士的說法:如果把乳業標準降低,照顧廣大散養戶,結果又會是怎樣?這時候,當然大部分奶企是過關了,產品也得以順利上市了。但這樣就能夠讓消費者恢復對國產乳制品的信心嗎?可想而知,一旦消費者獲悉國產乳制品標準很低,完全不能和進口乳制品相提并論,仍然會用腳投票。那么,國產乳制品不能獲得消費者信任,標準定得再低有什么用?產品賣不出去,養殖戶還不是一樣要倒奶、賣牛、殺牛?這一幕其實已經發生過。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企業發展也是如此。乳制品企業不去追求長遠利益,而只是斤斤計較于眼前利益,最終只會落得兩手空空。所以,有遠見的企業,對產品一定是嚴格把關,不斷提高質量標準,以優質產品來贏得市場和利潤。因為只有這樣才是追求長遠發展之道,也是企業立足于不敗之地的不二法則。“三聚氰胺事件”的教訓也就在于此。經歷過質量危機的國內乳制品行業,本應勇敢地面對挑戰,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可這些企業如今反倒坐在地上撒嬌,非讓政策再扶一把。持這種思維的企業,恐怕終究還是會在同樣的地方趴下。

當前國內乳業公眾信任度那么低,為何大多奶企還能夠生存,而且個別大企業盈利狀況還不錯?在很大程度上,這并不完全是因為消費者買賬,而實在是因為政策保護所致。如果真的追究責任,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大部分乳制品企業都該關門整頓。此外,由于進口產品價格相對較高,許多人消費不起,這也讓消費者不得不在若干國產品牌中作出選擇。大概也因如此,許多奶企并未真正認識到自身責任缺失和市場危機。

相關監管部門千萬不能再對關系公眾食品安全的生產企業低頭了。不然的話,這等于是讓這些企業喝著狼奶去生產牛奶。

責任編輯:李艷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A∨中文字幕色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 | 亚洲乱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 亚洲国产人在线播放首页 | 五月的丁香六月的婷婷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