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 > 正文
“百度你”,網絡時代的責任錯位
www.shockplant.com?2010-09-07 08:59? 郭楊陽?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興沖沖地回家試穿新買的衣服,卻發現拿錯了號碼,5日上午,王小姐拿著全新的衣服找商家換貨時遭到拒絕?!拔乙俣取悖尨蠹叶贾??!蓖跣〗氵@么一說,商家才同意換貨。(福州新聞網 9月6日)

如果是在十幾二十年前,消費者遭到商家不合理對待,大概會說“我要告你,讓法院來處置你”。到了2010年的今天,面對商家的違法卸責,維權話語變成了“我要百度你”。在互聯網高度普及,信息傳播日益便捷的今天,與其說這是一種進步,倒不如說這是一種悲哀。

一個普通消費者“百度”商家,操作起來無非這么一個程序:發帖(不排除夸大事實的可能)、引來圍觀、造成對商家信譽的傷害……顯然,這是一個可能產生“實質性”效果的過程。圍觀觀眾、關注這條新聞的網友,絕對不乏對于此舉的支持者。只是,在法治社會里,從操作方式到最終目標,這都無疑是一個明顯的不合法過程。

能夠想到“百度你”、會用網絡維權的顧客是法盲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最終卻是“百度你”一語中的,解決了問題。此間,至少是網絡監督職能的畸形擴大,合法的權利訴求通道的不合理縮小。

商家不理睬消費者的“好說好商量”,不法牟利,畏懼的卻是“被百度”。這無不表明:在商家意識里,真正的商業行為監督主體,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互聯網,變成了百度。

“法治社會”已經提出很多年,但是在具體語境中,法律深入人心的狀態還只是一個美好愿望。在網絡帶來便捷、海量信息的同時,也帶來了對于商家監督、管理責任的錯位。問題是:我們能依靠百度解決權利訴求問題嗎?再遇到問題的時候,百度還這么好使嗎?而真正的法制環境能不能在下次權利遭到侵犯時建成?這中間的承繼、續接乃至于轉型,實在是民眾的權利悲哀。

“百度你”鎮住了商家,解決了一次糾紛,但其折射出的責任錯位卻是一個深層的社會問題。


責任編輯:李艷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永久免费的污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美女在线一区 | 亚洲Av每日更新在线观看 | 在线视频亚洲图片 | 综合久久九色91色综合网 |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