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制中醫西化,不能單靠政府扶植
去中醫醫院看病,醫生的望聞問切少了,給患者開的檢查單多了。開的藥方中,西藥占據很大比例。福建省各級中醫醫院在市場競爭下,中醫藥診療項目收費低廉,導致西化愈加明顯。而在許多中醫醫院,中醫藥診療項目收入僅占醫院總收入的2-3成。(6月13日《東南快報》)
這次的“中醫西化”不是因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也不是中醫療效與西醫療效在PK賽中,中醫落敗西醫勝出,其根本癥結是“利字當頭”。相比于西醫,中醫藥診療項目收費低廉,利潤當然就少了,“中藥開一車進來,不如西藥一箱子?!痹卺t品醫德散發著濃烈銅臭味的當今,中醫西化就成了一個必然的趨勢。
醫院是個帶有福利性的地方,跟平民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不能任憑市場經濟的大潮涌入進來,然后“大浪淘沙”出一顆顆“逐利”的沙子,從而結出一個個碩大的“看病貴”怪胎。如果不加以規范和引導,即便簡便低廉的針灸、拔罐、推拿等中醫方法可以治療的疾病,也可能被棄用,改為昂貴的西醫方案。由于普通民眾對疾病的病理和病因都是門外漢,一般都對醫生的話“奉為圣旨”,花了冤枉錢還蒙在鼓里。
針對中醫西化現象,福建省已展開調查并準備落實對公立中醫醫院投入傾斜政策。這當然也是一種扶植中醫的手段。但與此同時,如何從制度上防范醫院胡亂“中醫西化”,更值得考慮。否則,即便政府投入的扶植資金再多,也是“頭痛醫腳”之舉,杜絕不了因“利益”而生的“中醫西化”。畢竟,“錢多多益善”是人類的共性,即便政府投入的資金把中西醫的利潤差拉為零,如果醫院的頭腦里充斥著“市場經濟”意識,它依舊會千方百計去亂搖“中醫西化”這棵搖錢樹,以滿足自己“錢多多益善”的欲望。
相關新聞
- 2009-10-17“收費過低”為何沒成中醫發展優勢
- 2009-10-17專家號錯了妨礙中醫發展的“脈”
- 2009-10-16“中醫低價論”是廣告還是暗示
- 2009-10-16中醫也要吹響漲價沖鋒號?
- 2009-06-25今日中醫的內憂外患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