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錢藥方”是個美麗的醫德神話
www.shockplant.com?2010-06-10 09:53? 唐偉?來源:東方早報
我來說兩句
如今一毛錢能買到什么?常州一位市民近日在市內一家醫院給孩子看病時,僅花了一毛錢,孩子的病就痊愈了。這個一毛錢處方被病人家屬譽為“世界上最便宜的處方”。(6月9日《揚子晚報》)
“一毛錢的處方治愈病人”的新聞一出,跟帖者興奮異常,群情激昂,對女醫生大唱贊歌。其實,這不過是網友們一廂情愿的誤讀。
正如該院宣傳科的劉科長稱,一毛錢處方是個例。這個偶然的事件后面,有幾必要條件在支撐:
一是病人已在另外的醫院進行了檢查,那么檢查費就可免去,而這恰恰是醫療費用中的大頭。二是病人事前已進行治療,并堅持吃了一段時間藥。稍懂醫學常識的人都很清楚,像拉肚子這樣的病,一般有一個較長的治療期,一毛錢的藥就能治好顯然不可能。三是女醫生的處方,其實是對于前期治療的一個補充。按報道中講,徐醫生在病歷上寫了三種藥,知道家里已有兩種后,徐醫生才在處方單上只開了“痢特靈”一種藥。
事實上,醫生個人的道德素養無法抗衡現行的醫療運行模式和考核體制。先前就有不少醫生對病人和媒體大倒苦水:完不成任務就會被罰款和扣錢,開小處方會出現醫院“喝西北風”的尷尬局面。對于四成收入來自藥品的大醫院來說,“小處方”不但斷了醫生的收入,也斷了醫院的財路。置身規則之中的徐醫生,當然會屈于現實的壓力;醫德的實施,還得以吃飽飯為前提。
把偶然的小處方,提高到醫德的高度,代表了公眾的一種美好期盼:在沒有事實的前提下,大家只好根據偶發現象進行豐富的聯想和細致的詮注,以期樹立一個道德的典范,來滿足自身對于醫德回歸的渴求。
但這種聯想其實對誰都不公平,甚至產生新的煩惱:一方面,患者對醫德的渴求與現實的差距,會導致更大的心理失衡;另一方面,當事醫生將承擔被“強加”道德楷模的壓力。更為重要的是,醫院的操作與患者訴求的分歧,為將來誤解的產生埋下了隱患。
相關新聞
- 2010-06-09“一毛錢處方”不該是“個例”
- 2010-06-09一毛錢處方為何只是一個醫患傳奇?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