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近日發布了《移動電話機定制管理規定》,在移動電話定制方面確定了一系列新規范,重點包括“定制話機不得內置固化的SP代碼、SP服務鏈接以及SP客戶端軟件”、“定制話機可根據定制方業務需要設置相應特殊功能鍵,但不得影響基本操作功能鍵的正常使用”等條款。
手機是用戶常用工具,信息的發送得經過主人的確認,可是有些手機卻內藏“地雷”,你放在口袋里,拿在手上,一不小心碰到一個鍵,馬上就觸發。甚至乎你不要什么動作,就象定時炸彈一樣定時的引發。這一發不要緊,帶來的是用戶的損失,少則幾元,多則數百元。
打擊變相吸費從來就沒有停過,例如,原信產部在2006年就要求SP收到用戶服務申請后,需要進行‘二次確認’。但一些SP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對國家相關法規置若罔聞,對消費者利益置之不理,他們從明的轉為暗的,從公開轉為地下,與一些手機廠商相互勾結,“苦心經營”消費陷阱。不僅在“山寨機”上裝地雷,而且延伸到“正規機”身上。
SP在手機中內置吸費軟件看起來能耐似乎很大,其實只是表面,真正要把獵物捕到手,并非他們實現的了,最終還得經過移動運營商,移動運營商如果不扣費,你縱然就是埋下再多“地雷”也是放空炮,而移動運營商不會白給你獵物,按照約成習俗見者一份,據反映: SP商和移動公司一般五五分成,SP裝得地雷越多,威力越大,移動公司獲利就越多。一些不良商家敢埋地雷,關鍵有移動公司的代收,代扣撐腰。
手機“吸費后門”由來已久,深受用戶詬病,可是只是把矛頭對準“埋雷”者,從沒見那個運營商為此受到處罰,也沒見那個負責人受到查處。此次規定“內置固化的SP代碼、SP服務的鏈接以及SP客戶端軟件的;”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責成定制方和移動電話機生產企業進行整改,并視情況給予通報。處之分量如此之輕,有多少震撼力?能禁住大大小小的“地雷”嗎?
- 2009-08-14“店大欺客”,難免踢到“地雷”
- 2009-03-23中移動日進3億,是一種恥辱
- 2007-12-27拆分聯通而不拆分移動是打破壟斷嗎?
- 2007-11-2050%還嫌少,想讓中移動賺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