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民生巷議 > 正文
“記者村”與煤礦經濟的灰色利益鏈
www.shockplant.com?2010-03-23 13:07? 肖暢?來源:東方早報    我來說兩句

山西忻州驚現“記者村”,在這里的忻府區合索、曹張鄉的令狐莊和原平市的神山村等地,一些無業青年當起了“記者”,利用煤礦違規生產而敲詐錢財。(3月22日《重慶晚報》)

這些“記者”的營生很簡單,就是來到礦上,指責老板“違規生產”,并利用煤礦之間甚至煤礦與當地政府之間的“合作互保”關系,輕易要到“封口費”。這種敲詐,風險小,利潤大,對無業青年來說是種合算的營生方式。

這雖然是一群“假記者”在猖獗活動,但更形象地說,這實際就是黑吃黑。當地煤礦老板并非全然不知這些“記者”為假冒產品,但“記者”雖然是假冒,卻又利用老板之間、老板與政府之間的信息不透明,兩線作戰,威逼利誘,使得煤礦老板不辨真假,全以真記者對待之,貢獻出“封口費”。這些“記者”中的一部分人,又能通過一定的關系,將“監督報道”形成文字,這些人被稱為“能發稿的‘假記者’”。基層政府為不被曝光,“常常會嚴令被‘逮住’的礦不惜一切代價擺平事件,否則整個地區都會有被集體停產的‘連坐’之憂。”于是,“記者”們就能輕易得到“封口費”。

吳思先生在《血酬定律》中援引了一些史料,其中有清代“漕口”、“白頸”和“白規”的掌故。譬如“漕口”,是寄生在漕糧陋規之上的扒糞食客,類似于這些專吃山西小煤礦的事故“記者”。“槽口”的發現,讓吳思先生自稱“體會到生物學家發現新物種的快樂”。事實上,這些扒糞記者何嘗不是煤礦經濟鏈中新的物種?

權力灰色化,使得保護費變成了“封口費”,黑吃黑以“有償不報道”的方式進行,媒體監督這種軟性權力竟然成了最適當的敲詐工具。這是特殊的煤礦經濟下,所孵化出來的一種奇怪的灰色利益鏈條。


責任編輯:李艷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图片 | 中文字幕自拍偷 | 好吊妞在线观看新免费视频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va播放 | 中文字幕日韩一级 | 日本素人黑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