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14天春節長假獲支持折射休假權之虛
9日,來自北京的全國政協委員陶化成在提交兩會的提案中提出,把春節黃金周假日由7天增加到14天。陶化成認為黃金周7天假太短,大部分時間要在路上度過,假日過得太緊張、匆忙。(3月10日《廣州日報》)
陶化成委員的這條建議一經媒體披露,立即引起廣泛熱議。雖然其間不乏一些質疑和反對的聲音,但某網站的投票顯示,九成網友贊成延長春節假期。出現這種情況其實不難理解,我們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從個體的角度看,誰不希望延長法定假日、增加休假權利?何況陶委員所說的“7天假太短,大部分時間要在路上度過,假日過得太緊張、匆忙”,事實上也是許多人現實困難的客觀反映。
不過,如果擱置凡此種種的討論,筆者覺得,在網友幾乎一邊倒的支持背后,還在某種程度上折射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那就是普通勞動者休假權的羸弱和蒼白。目前,我國勞動者可以享受的休假主要有:法定假日、帶薪休假、探親假等。但就具體實踐情況來看,這些假的休假權對于廣大勞動者特別是企業職工來說,除了法定假日相對有點“實”之外,其他的則顯得比較“虛”,更多的只是一種“紙上的權利”。
去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一項調查資料顯示,有54.5%的人從來沒有享受過帶薪休假,有23.5%的人偶爾享受過,僅有22%的人表示每年都可以。值得注意的是,在參與這項調查的人中,46.3%的人已經工作10年以上。而不久前,某記者在南京街頭調查發現,有九成年輕人不知道探親假,而用人單位主動給職工休探親假的更是寥寥無幾。
在如此“殘酷”的語境中,延長春節長假的建議贏得一片叫好聲也就不足為奇了。畢竟相較于其他假,春節等法定假日的休假“剛性”更足,也更容易得到實現。
無庸諱言,把春節長假從7天增加到14天,短時間內可能還不太現實,但它所引發的普遍支持現象卻值得認真思考。無論如何,如何讓勞動者現有的休假權得到強化落實,如何保障法定假日里的加班工資能有效兌現,而不是被變著花樣侵犯和蠶食,或許既是實實在在的問題,也是當務之急。
- 2009-10-11"長假綜合癥"的病根究竟在誰身上
- 2009-10-10不必夸大“長假綜合征”
- 2009-08-218天長假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 2009-07-21五一長假之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