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教育講堂 > 正文
治理學術不端不妨采取“休克療法”
www.shockplant.com?2010-01-15 09:09? 熊丙奇?來源:南方網    我來說兩句

從教育部、兩院到高校,似乎都采取了行動。比如,教育部于去年11月成立學風建設協調小組,其職責之一就包含《柳葉刀》雜志所提出的“健全處理學術投訴的制度”———“制定高校學風建設相關政策;組織開展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研究及宣傳教育;受理直屬高校學風問題舉報并組織對重大學風問題進行調查核實,提出處理建議;宏觀指導、督促高校加強學風建設等”;中國工程院于去年8月出臺《進一步加強中國工程院和工程科技界的科學道德建設》的文件,明確“院士如有違反科學道德行為準則的情況發生,工程院學術道德委員會將組織調查處理。情節嚴重者,委員會提出處理意見,報主席團批準后,在全院范圍內通報批評或向社會公布,直至撤銷其院士稱號。”你看,都“進一步”了,表明這些機構對學術不端是“高度”重視,且想采取措施的。

但是,所有的行動似乎就是“成立協調小組”,以及“頒布文件”本身,小組成立之后、文件發出之后,就沒有了下文。甚至有一位大學副教授對我說,他向教育部新成立的“學風建設協調小組辦公室”投訴,卻是石沉大海,看來這個機構僅是擺設。對我說有啥用,我除了寫文章能做啥——— 百無一用是書生。

僅是擺設的何止處理學術不端的機構,在高校內,學術委員會也基本上是擺設。更進一步說,所有的學術研究,基本上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擺設——— 有研究者統計分析,超過90%的“科研成果”在鑒定、結題之后就束之高閣,這不是擺設是什么?在EI論文量世界第一、SCI論文數世界第三、專利授權量世界第四的我國,只有萬分之三的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這些學術研究、創造發明對經濟發展的貢獻體現在哪里,難道不是擺設?有院士指出,90%以上的學術論文是垃圾,那這些論文就連擺設也談不上,而是需要浪費垃圾處理精力和時間的累贅。《柳葉刀》的社論說得很清楚,這種大規模的造假讓人失望,不僅浪費了研究時間和金錢,而且會使得研究者、研究機構和期刊本身的聲譽受損。


責任編輯:劉寶琴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欧美17禁网站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国产二区 | 女同女同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激情视频欧美专区 | 一本正道久久网综合久久88 | 亚洲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