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教育講堂 > 正文
生命面前,理性不該冷血
www.shockplant.com?2009-10-29 08:58? 戎國強?來源:錢江晚報    我來說兩句

這幾天,人們又在爭議:長江大學三名學生為搶救兩個落水兒童而獻身,是否值得?

類似的爭議,以前也曾有過。

1982年7月11日,第四軍醫大學學生張華因救老農而犧牲,有人發問:一個大學生為一個老農而死,值得嗎?一個人讀到大學,要花多少錢,畢業以后,他用他的知識能創造多少價值,而一個老農能創造多少價值?

1998年,美國二戰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也引發了類似的爭論:為了救一個人,賠進6條命,值得嗎?理性人士可能有一個沒說出來的疑問:“市場理性”,或者說“經濟理性”的祖師爺不是你們西方人嗎?怎么也會拍出這種沒有理性的影片來?

依本人看,美國人的影片拍得很理性。試想:如果不救瑞恩,讓他母親失去全部四個兒子,美國軍人會怎么想?他們在戰場上是更勇敢地作戰,還是更多想怎么保命,怎么躲槍子兒?

當然,“理性派”可以質疑說,你這是國家理性、集體理性,而不是個人理性。揣摩一下“理性派”的“個人理性”,似乎有這樣三層意思:一是傾向于(或者說習慣于)把自己當成有能力救人的人,二是認為自己的生命比別人的生命值錢,于是有了第三重心理:不太愿意去救別人——如果他去救了,不就違背了價值(價格)理性?

但是,“理性派”可能面臨這樣的困境:當他陷于絕境時,他是否希望有人來救他?他是否會對目擊者說:“我的命比你的命值錢,所以你必須來救我,哪怕你為救我而死”?如果那人堅持說他的命比理性人士的命更值錢,難道還要請個會計師或審計師到現場來不成?

當然,“道德派”也不一定個個都會去救人,但不救的原因往往是因為懦弱;如果他向別人求救,僅僅是因為想活下去,或者說怕死;生死關頭,是求生的本能在起作用,正常的人已經不會去想誰的命一定比誰更值錢一類的問題。救人也一樣。“生命是平等的”,無非是承認人人都有求生的本能而已。

究竟誰比誰更理性呢?誰的命又比誰更值錢呢?


責任編輯:劉寶琴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欧美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大胆视频 | 亚洲欧美综合少妇 | 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不卡 | 一区二区日本精品理论片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亚州V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