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各地高校新生報到期間,“富二代”與“官二代”特別引人注目。早在8月中旬,就有廣州大學新生在網上“炫富”,發帖詢問“大學城哪里可以加油?我的車是寶馬mini”。而在湖南某高校新生報到現場,常見的、不常見的、甚或沒聽說過的行政執法車輛,都來了,這些送子女上學的公車根本懶得“掩飾”,任由人拍照。
不容否認,“富二代”與“官二代”,正成為今日高校所面臨的教育新課題。高校對待“富二代”與“官二代”的態度,不但關系到這些來自“特殊家庭”的學生的成長,更關系到大學自身的發展和得失。而不幸的是,有一些跡象,預示著大學似乎已在這方面陷入迷途。
近年來,收“議價生”以拓寬高校辦學資源的建議,不時被一些既是人大代表又是大學領導的人士提出。這可視為高校對待“富二代”的態度之一。
在“誰有資源,誰就是老大”的今天,一切資源都在被開掘,其中就包括學生資源(主要是其父輩資源)。相對于普通學生、貧困學生來說,“富二代”、“官二代”實在有太多“文章”可做。據報道,一些高校的學生會干部,是由老師“受家長照顧好孩子的重托”安排“富家子弟”和官員后代去做;在評優、評獎中,以至學校社會實踐機會方面,“富二代”、“官二代”往往能得到更高的綜合素質評價,獲得更好的實踐機會。如同一些富家子弟露骨的炫富、官員堂而皇之用公車送孩子上學一樣,有的大學已不回避對“富二代”、“官二代”的全面“偏愛”,包括為他們提供單獨的宿舍樓,甚至允許他們包寢室。或許,某一天,有高校還會專門開設一個“富二代”學院。
為每個受教育者提供公平的發展機會,這是一所擁有大學精神的“大學”,應該秉持的辦學理念。普通學生、貧困學生或許沒有可資學校“交換”的課題資源、經費資源、人脈資源,卻是成就一所大學的最基本資源——校友資源。把一個貧困學生培養為優秀人才,對于一所大學來說,其間的教育成就,以及獲得的教育投入回報(對社會公平的貢獻,以及貧困生成才之后對社會與學校的回報),實則遠超于“富二代”、“官二代”。這也正是諸多世界一流大學青睞貧困生,至少在各方面評價相同的情況下,優先錄取貧困學生的重要原因。學校根本不會去想,多招貧困生,會增加助學金開支,會喪失與大款、官員攀附的機會——這不是大學的價值追求。
有怎樣的學校,就有怎樣的對待“富二代”、“官二代”的態度,而這種態度,將持續改變學校。我國的大學,因為在校內沒有教授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堅守教育標準與學術標準;沒有學生自治委員會,維護每個學生公平的權益;學校行政色彩濃郁,盛行資源導向(以課題、經費為重要評價指標)的評價體系,所以,在面對“富二代”、“官二代”時,部分學校的迷失恐難以避免。這種迷失,將進一步敗壞教育與學術風氣,應引起高度警惕。
![]() ![]() |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