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網9月4日訊 臺灣《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論文章指出,八月八日,莫拉克臺風帶來超大豪雨,臺灣出現五十年來最嚴重的水災損害,亟需外援;十二日,大陸海協會宣布,有十八家企業捐助新臺幣五億元,中央電視臺連日持續報道風災死傷數字以及臺灣的救災情況;十三日,“行政院”提出外援臺灣莫拉克風災的需求清單;十四日,海協會通過臺灣海基會表達愿意捐助應急物資、活動板房(組合屋)等。
十八日,大陸捐贈的首批一百套組合屋抵臺,屏東縣佳冬鄉鄉長賴憲和表示,外傳這批組合屋含甲醇,且屏東縣縣長曹啟鴻已募得夠用的組合屋,因此佳冬鄉拒收這批組合屋;他并表示,因為不需要,所以這批組合屋運到哪里都無所謂;十九日,大陸國臺辦表示,來臺組合屋都經過檢驗,不含甲醇;“內政部”營建署派員開柜驗屋,以了解這批大陸組合屋是否真的含有甲醇;差不多在同一時間,佳冬鄉有超過三百戶災民登記需要組合屋,賴憲和改口,不但接受這批百套組合屋并且又多要求了一五○套;之后,大陸組合屋技術人員陸續抵臺協助組裝。
八八水災后,四川網友在網絡上貼文指出,○八年汶川大地震時,臺灣人慷慨捐輸,捐款總額是世界捐款的兩倍,如今臺灣發生了這么大的災難,“四川人該為臺灣救災做點什么?”此文一出,大陸各地網友紛紛響應表示,大陸幾次受災,臺灣都捐過不少,“還情的時候到了。”來臺參與臺北聽奧系列活動演出的云南映象表演團隊演員,大多來自少數民族,他們在表演后也集資人民幣十五萬元,希望能為災區盡點心力。
臺灣一直是個很懂得付出,也很愿意付出的地方,長期以來,因為經濟富裕以及人情溫暖,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大陸發生天災巨變時,臺灣總是最快提供捐款和實際幫助的地方;臺灣人的善心美意和行動力,贏得世人的尊敬與感念;當八八水災重創臺灣的畫面,通過媒體傳播出去,世界各地的救援物資和行動也陸續進入臺灣,其中,當然也包括了大陸;從一般民眾到企業機構,大陸在第一時間,展現了他們援助臺灣災民的心意。
然而,當大陸的組合屋來到南臺灣時,拒收的屏東縣縣長和佳冬鄉鄉長或許真的無法理解,組合屋的功能是用來為流離失所的災民提供一個暫時安身立命的居所,加諸其上的各種政治臆測與不必要的情緒,不過是延長了災民的苦情境遇而已;在這些地方父母官的心里,災民的需要與政治的作態,究竟哪個重要些?一再懷疑大陸捐款給臺灣是有政治動機的政治人物們,是因為欠缺了體察他人好意的能力,因此不知道該如何好好地、安心地成為被幫助的人嗎?這好像也說不通,畢竟這些人不也懂得再三大聲疾呼說,達賴喇嘛來臺灣是單純的人道宗教之旅,沒有任何政治目的嗎?如果包括高雄市市長陳菊在內的各個綠營政治人物可以這么真心相信達賴喇嘛的慈悲善念,不卑不亢地接受他的祝福,為什么相信大陸民眾、企業、機構對臺灣的捐款、援助,同樣也是本乎善念好意,竟會是那么困難的一件事情?
試著想想,如果汶川大地震時,大陸人回報臺灣捐款的態度是:“哼,臺灣人捐那么多錢還不是為了跟我們炫耀他們有錢?”或者:“這是臺灣政府要收買大陸的民心啦!”我們會做何感想呢?我們的心里會不會有受傷的感覺?會不會有一種“好心給雷親”的失落?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是善良的好人,為什么不肯相信大陸人民真的也可以是很單純的好人?即便他們當中有些人是把臺灣人當成同胞,因此對災民有一分更深刻的感同深受的感受,這種想法也許會讓一些臺灣人覺得他們太一廂情愿,但老實說,這又是什么不得了的惡意呢;與鋪天蓋地的悲愴以及災民大量且實際的援助需要比較起來,再怎么立場鮮明的政治人物,又何忍在此時炒作種種仇恨對立?
更何況,大多數對臺灣伸出援手、捐款和救助的大陸民眾、企業和機關團體,動機也不是那么復雜、那么精于算計;他們的心意大多數其實很單純,就是一種“人溺己溺”的心情,如同大陸發生災變時,臺灣人民和企業踴躍捐輸,宗教團體迅速組成救災或者心靈撫慰團體一樣,就是發自善念、對災難中人的一顆不忍之心。
組合屋可以是溫暖的家,捐款可以發揮重建的力量,只要我們有一顆懂得感恩的心。
![]() ![]() |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