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西岸文集> 時言平 > 正文
漢字整形"被誤讀"緣于"被誤導"
www.shockplant.com?2009-09-03 08:39? ?來源:東南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據中央電視臺《新聞1+1》消息,教育部就44個漢字調整方案征求意見工作已經結束,不過圍繞著這次漢字整形的爭論并沒有結束。針對外界有關的質疑,教育部專家出面澄清,否認已經把意見匯總上報。另外,專家還指出,有關“教育部稱67%的公眾支持漢字字形調整”消息是誤讀。

  教育部的專家指出消息是被誤讀的,可是為什么會被誤讀?難道又是“居心叵測者造謠欺騙不明真相的群眾嗎?”若非如此,恐其是空穴來風?從邏輯上來講,有誤讀首先必須有誤導,然后通過誤傳,然后才成就了這67%的誤讀,由此可見,漢字整形遭誤讀,罪魁禍首還是“誤導者”,但這誤導者又是誰呢?

  大家用得好好的漢字,非得為它們整整形,而且還拿不出一個適當的理由。更可笑的是,竟然引來了另外30多位專家的叫停聲,不禁讓我們這些外行人感到有些莫名其妙:這統一規(guī)范的漢字難道還分了不同的學派,就不能有個統一的意見?抑或是有些專家因為身居教育部門的要職,就能在不征詢民眾意愿甚至其他同行的意見說改就改?學術需要爭鳴,但不需要“互毆”,學術界空余“專家”不見權威恐其是誤導我們“誤讀”的原因之一。

  再來說說教育部,我們知道,8月31日本應是《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公開征求意見結束的日子,但到目前為止還是無聲無息。墨子說過:“言不信者,行不果。”如此言而無信,“教育部稱67%的公眾支持漢字字形調整”消息怎能不被“誤讀”,怎能讓網民們不產生猜想?另外,教育部作為中國教育界的權威部門,怎么就能夠容許最終連自己并不認可的“專家”信口胡謅。發(fā)布整形的信息,漢字字形改與不改應該是由專家提出、組織論證、征集民意之后來決定,教育部因該是教育意見的集納整合者、教育政策的最終頒布者,而專家的作用也只是“參謀”,可現如今儼然成為了教育部的代言人,甚至另立山頭的“二大王”。

  教育部不能把漢字整形“被誤讀”的責任推到媒體或者網民的身上,應該多從自身找找原因,沒有誤導哪有誤讀,媒體記者和網民都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為此,教育部等權力部門在發(fā)布信息方面一定要做到謹慎、權威,說一不二,重新樹立政府部門的公信力。而對于那些專家,他們的身份只是參謀而非決策者,無論是真是假,都嚴禁他們扛著權力部門的旗號混淆視聽,同時更要防止專家從參謀的角色反串到代言人、發(fā)言人的角色上來,否則,被誤讀的尷尬在所難免。(時言平)

(責編:劉寶琴) 


相關新聞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三级午夜电影人在线观看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不卡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一二三四 | 日本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好吊妞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强行 | 亚洲中文字幕久爱亚洲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