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評論> 國是論 > 正文
套內面積計價負面效應不容小覷
www.shockplant.com?2009-08-27 16:29? 張若漁?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我來說兩句

日前,《北京市城市房地產轉讓管理辦法》已進行修訂,今后預售住宅或現房銷售應按照套內建筑面積計價。此舉意在避免公攤爭議,防止開發商利用公攤面積賺取更多利潤。(8月26日中新網)

筆者絲毫不懷疑此項政策對于消解聚訟紛紜的公攤爭議,將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但在錯綜復雜的房地產市場,若缺乏整體關照的眼光,僅執著于細部的推進,到最后是進是退,是福是禍,誠未可知。

按照套內面積計算房價,所招致的直接后果即是,房價的進一步高企。開發商決不會蝕私利以彰公益,堤外損失堤內補的利益轉嫁邏輯,將賦予開發商提高房價的強烈沖動??梢韵胂螅僭O房屋總價不變,若按套內面積計價,房屋單價將肯定在目前基礎上上升。

在我看來,北京此次房價新政,留下一個重大的產權空白,即公攤面積的歸屬權自此之后該如何界定,又該如何使用?由此產生的收費行為又該如何計算?以前,業主尚可通過贖買取得對分攤面積的共有權和支配權,但在政策實施之后,公攤面積到底歸誰所有?若開發商以分攤面積不屬于業主為由,將其中的設施對外展開商業操作,是否違反《物權法》?凡此種種,房價新政都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或者可能的方向。

以開發商輾轉騰挪的本領,產權模糊所帶來的必是一大堆糾結不清的難題。至于最后,所謂“避免分攤爭議”的政策初衷恐將反噬自身,生長出更多的爭議。即使不會出現這些問題,那么可以想象的另一種結局是,開發商開始在戶型上大做文章,例如墻體變薄,不作隔音處理等等。樓盤的相關配套設施和服務性機構,可能也會縮減,從而給業主的日常生活造成諸多不便。

總體而言,按照套內面積計價,對于購房者沒有太多實際意義,甚至意義為負值。而對于開發商,卻可能意味著利益的增進和權力的擴張。在這個制度供給凌亂而虛浮,商業倫理沉陷的房地產市場上,似乎任何一項初衷美好的公共政策都經不起審視和試煉。現實之無奈,莫過于此。


相關新聞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 色h亚洲激情在线 | 五月婷之综合在线 |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免费看片a欧美 |